文档介绍:色彩的情感
20115171143
林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辅导设计
说课流程
教材定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我首先来看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第3课时。旨在结合前几个学段已学过的相关色彩知识,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1、教材定位
2、教学目标
欣赏与认识
结合欣赏和构图练习,引导学生认识造型与色彩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重点知识的学习
通过重点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使学生了解原色、间色、所产生的不同色彩效果。
色彩的运用
学生们运用抽象色彩练习形式体会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而难点则是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抽象色彩练习当中,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认识能力
知识基础
心理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一些色彩知识,如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对比色,对这些知识有了了解。
七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第三部分:
教法学法
学为主休
教为主导
实践操作和游戏为主线
情境教学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休,实践操作和游戏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因此我想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试图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诗画而又情意浓浓的课堂,和他们展开对色彩情感的认识和研讨。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和体会美妙的色彩。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听讲,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领悟到创作的要点和难点。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黑板
学生分组
引入新课
传授新知
体验与活动
课堂小结
教育家苏霍姆林说:“亲身参与,是唤醒青少年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