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负责人: 舒小平乔斌
二零一四年七月
1 规划与实施
专业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设置于1985年,1993年获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成为淮海工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所对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经过2005~2008年建设通过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验收,并进入第二轮建设(2008~2010年); 2011年10月,“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以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为核心专业的机械类专业成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13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成为硕士授权学科。
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淮海工学院地处苏北,是连云港市唯一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在刚刚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学校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显著、多科协调推进、注重实践应用、服务地方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形成了我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专业定位:建立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与江苏省、连云港市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紧密关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服务定位: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目标定位: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达到江苏省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底,连云港市装备制造业成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目前,连云港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近40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两成多,产值过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有6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和总量都在快速增长。有15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研发了碳纤维制造设计、5MW大功率叶片、工程钻机、煤矿连采设备快速搬运车和MW级风电机组智能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装备行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连云港的装备行业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培育了连云港市开发区风电装备、连云港市开发区汽车级零部件生产、灌河船舶修造、海州区工程机械和纺织机械制造、海州区电力辅机及矿山救援装备等一批装
备制造产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流体装备、电力辅机、特种车辆以及纺织后处理装备为主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集聚效应。
但是,与苏中、苏南相比,在装备制造业中所拥有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产业布局及重点领域骨干企业有很大的差距,连云港乃至苏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专业建设的明确方向。
建设思路与举措
(1)培养方案的制定
目前我专业培养方案结构合理,与培养目标的定位相一致。总结推广全面学分制及“大类培养”改革成果,创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通识课程+主干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先后制订了2012、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应用性的教学内容新体系,用于指导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强化实践教学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改进实验课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此外,毕业资格进行审核时,要求毕业生至少获得包括AutoCAD应用技能证书、Pro/E应用技能证书、UG应用技能证书、数控技能证书在内的4个证书中的1个方可毕业。
(2)教学大纲的制订
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三年内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根据教学计划来体现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3)课程建设
以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抓好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开展重点课程的建设也带动了其它相关课程教学改革。
(4)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明确,采用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短期培训、攻读博士后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素质,到2015年末使专业教师数达到36人左右。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
85%以上,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在校企间流动,优化教师结构,努力使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1/3以上。新入选青蓝工程、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