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锅炉的分类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
锅炉的工作过程:
燃料的燃烧过程:
高温烟气
给煤斗↑
燃料(煤) →炉排面(燃烧室)→除渣板(入灰渣斗)
↑
空气
烟气向水(汽等工质)的传热过程:(烟气流程)
辐射辐射+对流对流对流
高温烟气→水冷壁→过热器(凝渣管) →对流管束→尾部受热面(省、空)→除尘→引风机→烟囱
工质(水)的加热和汽化过程——蒸汽的生产过程
1)给水:水→省煤器→汽锅
2)水循环:锅筒→下降管→下集箱→水冷壁
↑____________________¦
汽水分离
蒸发量:蒸汽锅炉每小时生产的额定蒸汽量称为蒸发量,用以表征锅炉容量的大小。
额定热功率(额定供热量)是指热水锅炉在额定压力、温度和保证达到规定的热效率指标的条件下,每小时连续最大的产热量。
锅炉受热面面积指的是受热面烟气侧的面积。
锅炉受热面蒸发率指的是1㎡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
受热面发热率指的是1㎡热水锅炉受热面每小时所生产的热功率(热量)。
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每小时的有效利用于生产热水或蒸汽的热量占输入锅炉全部热量的百分数。
衡量锅炉总经济性:锅炉热效率高、金属耗率低、耗电量少。
锅炉的表示方法例:
1、型号为SHL10--WII的锅炉,表示为双锅筒横置式蒸汽锅炉。采用链条炉排,额定蒸发量为10t/h,,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为350℃,燃用Ⅱ类无烟煤。
2、--AII的锅炉,表示为单锅筒纵置式热水锅炉,采用往复推动炉排,,,出水温度为95℃,进水温度为70℃,燃用Ⅱ类烟煤。
3、-,表示为立式电加热锅炉,,。
锅炉本体包括汽锅、炉子、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附加受热面: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尾部受热面: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燃料的有利元素:碳和氢;燃料的有害元素:氮、硫、灰分、水分;燃料的可燃成分:碳、氢、硫;燃料的不可燃成分:氧、氮、灰分、水分
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分析基准。(ar)适用:锅炉的燃烧、传热、通风和热工试验的计算。
空气干燥基:以与空气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分析基准,即以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自然干燥(出去外在水分)后的燃料的基准。(ad)适用:在实验室中进行燃料成分分析时采用
干燥基:是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即以出去全部水分的干燥燃料作为分析基准。(d)适用:燃料水分变化时,干燥基成分不受影响;对于固体燃料来说,为真实反映煤中灰的含量,通常采用干燥基中的灰分Aar来表示。
干燥无灰基:是以除去全部灰分和水分的燃料作为分析基准。(daf)适用:用于判断煤的燃烧特性和进行煤的分类的依据。
高位发热量Qgr:每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包括燃料燃烧时所生成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水蒸气全部凝结成水。
:从高位发热量中扣除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后的发热量。在锅炉设计、热工试验等计算中,此作为计算依据。
为什么计算发热量时,各种基高位发热量间可用不同基准的换算系数进行换算,而低位发热量则不可以?
对于高位发热量来说,水分只是占据了质量的一定份额而使发热量降低;对于低位发热量,水分不仅占据了质量的一定份额,而且还要吸收汽化潜热。因此在各种基的高位发热量之间可以用不同基准的换算系数进行换算;对于低位发热量,还必须考虑烟气中全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标准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是29310 kJ/kg。
折算成分: kJ/kg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煤中所含的收到基水分、灰分和硫分为基准进行折算。
挥发分:失去水分的干燥煤样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中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气态物质的百分数含量。一般煤的挥发分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少。含氧量高、煤化程度低的煤,它的挥发分发热量就比较低。
当焦炭中的可燃物固定碳燃烧殆尽,残留下来的便是煤的灰分。灰分的熔融性,称作煤的灰熔点。工业上一般以煤灰的软化温度作为衡量其熔融性的主要指标。对固态排渣煤粉炉,为避免炉膛出口结渣,出口烟温要比软化温度低100℃
煤化程度: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
黏度:燃料油在运输、装卸和燃用时需预热。
闪点:在温度升高时,油面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 时的油温。
燃点:油温继续升高,当油面上的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着火持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少于5s) 时的油温。燃点高于闪点。
爆炸极限:引发爆炸时空气中含有燃料油蒸气的体积分数或浓度。
理论空气量:1kg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