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东海海区区域海洋学研究进展
摘要:东海是中国海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东海不仅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还有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享有“第二个中东”的美称。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东海海区的自然环境、地质、水文、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征,并着重分析中国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中日关于春晓油田的争议问题。
关键词:中国东海、自然环境、地质、水文、化学、生物、油气资源、春晓油田。
1. 中国东海的自然环境概况:
东海的地理位置、面积及平均水深
东海位于中洋的一个边缘海。东海西有广阔的大陆架,东有深海槽,故兼有浅海和深海的特征。整个海区介于北纬23°00′~33°10′,东经117°11′~ 131°00′之间。(见图1)
东海(East China Sea),是中国海的一部分、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它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毗邻,东北面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一线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 、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并经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连,濒临中国的沪、浙、闽、台4省市。
图1. 中方公里,相当于黄海的2倍,渤海的10倍。平均水深为370米,最深处可达2719米,位于台湾省东北方的冲绳海槽中。
东海的气候概况[1]
(1) 风:东海纵跨温带和副热带,冬季也受亚洲大陆高压影响,以偏北大风为主,平均风速可达9~10m/s。南部海区以东北风为主,特别是台湾海峡,风向较稳定,风速也较大。冬季寒潮南下时,在冷锋过境之后,常出现6~8级偏北风,并伴有明显降温。冬、春季形成于台湾以东、以北海面的温带气旋,对东海的影响也很大,常突然出现偏北大风,对航行和捕捞作业造成危害。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仅5~6m/s。然而,这期间热带气旋却常常取道东海而北上。平均而言,每年有5~6个台风和强风通过东海,有的年份多达14个。以6~9月间最为频繁,春、秋季也间有过境者。
(2) 气温:夏季全海区气温大致为26~29℃,南北差别不大。冬季则不然,冷气团南下之后,从海洋获得热能而变性,气温明显升高,致使海区南北气温差异多达14℃。正因为如此,气温年变幅北部可达20℃,南部则仅为10℃。
(3) 降水量:东海的年降水量,东、西两侧有明显的差别,西侧平均1,000mm左右,东侧可达2,200mm以上。东海的降水区域随季节有明显变动。
东海海湾、岛屿、环流及注入东海的河流
(1) 东海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和乐清湾等。
(2) 东海是我国各海区中海岛数最多的海区,沿海岛屿约有60%分布在该区,主要有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群岛、钓鱼岛列岛、崇明岛、济州岛等岛屿,东海东部边缘上的琉球群岛一带岛屿更多。
(3) 东海的主要环流为黑潮、及其分支对马暖流、台湾暖流,以及东岸九州沿岸流、西岸从长江口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黑潮是与大西洋的湾流齐名的强西边界流,都具有相当典型的地转流性质;东海黑潮的流轴比较稳定,流向和流幅变动不大,但流速和流量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4) 大陆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