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
《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是王大庆先生写的一部成功励志书。王大庆于1993年开始创业,经过10年的奋斗,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公司从当初只有3个人发展到今天旗下一百多人,营业额从几十万元发展到数千万元。他以不到35岁的年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
    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王大庆在这本书中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将其概括成为12条黄金法则:"一个目标,两个基点,三项技能,四项原则,五分运气,六项要求,七分学习,八分交际,九分习惯,十分努力,十一个应该避免的人生陷阱,十二分努力"。书中有理念,有案例,又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揭示了成功的基本内涵,对激励年轻人努力奋斗、争取在35岁以前成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章:一个目标
人与人之间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第一点就是
    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
    所谓成功,就是实现既定的目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从设立目标开始。
    小时候总羡慕大人们能够挣工资,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像大人一样每月拿到几十块的工资。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地发现,只拿工资,平安此生,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于是,我下海进行自己的事业拼搏。
    在自己多年的打拼过程中,我发现只有那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富翁。
    如果你已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任凭岁月消逝,而且满足于这种状态,那么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个积极想要赚钱的人,绝不以温饱为满足,一定想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件,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你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你能想象在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你还得如此辛劳为生活在打拼吗?所以,在年轻时期,你一定要使自己充满成功、致富的欲望。
    只有那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富翁。20多年来,中国的商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是多么大的社会进步。人们从最早看不起那些个体户,从嫉妒他们到羡慕他们,人人都想做个有钱的人。金钱不是罪恶,罪恶在使用的它的人。金钱是财富的表现形式,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从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进入小康社会,到达到中等发达,这一切全是由金钱(GDP)作为衡量标志的。
    美国作家泰勒·G·希克斯在其所着《职业外创收术》中指出,金钱可以使人们在12个方面生活得更美好:
    1)物质财富;
    2)娱乐;
    3)教育;
    4)旅游;
    5)医疗;
    6)退休后的经济保障;
    7)朋友;
    8)更强的信心;
    9)更充分地享受生活;
    10)更自由地表达自我;
    11)激发你取得更大成就;
    12)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为有钱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很失意。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有钱的人是怎样取得财富的呢?他们比你富一千倍,就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吗?绝对不是。现代科学表明,人的资质相差不多,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在后天造成的。想想看,你的中小学同学、大学同学,毕业时大家起点一样,而过了五年、十年、十五年后,同学再聚会时,你会发现大家各不相同,有的人开着奔驰、宝马、沃尔沃,有的人开着帕萨特、宝莱,而有的人骑着自行车,大家的差距由此可见。你能认为同学之间的智力差距就能真差那么多吗?绝对不是!我认为人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人生目标的确立。
    我知道一个小男孩立志成功的故事。
    小男孩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
    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平方英尺的巨宅。
    成功人士比你富一千倍,就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吗?绝对不是。关键在于他们确立了人生目标。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第一面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了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