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7/1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传统的工作模式对比来帮助相关企业明确电算化舞弊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电算化舞弊问题,保护相关企业的资金财产安全。此外,解决企业中现存的舞弊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无纸化办公在基层中得到更合理的落实和应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舞弊无纸化办公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特征
(一)更加智能化
会计电算化是基于传统工作模式的一大进步,其借助计算机软件更高效地完成核算统计工作,解决了传统会计工作中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基于电算化平台进行会计工作舞弊,除了需要操作人员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原理外,还要具备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和控制技术,能够对软件进行篡改。由此可见,其更具有智能性,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与难度,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仍会有人冒险去操作,导致单位财产蒙受损失。高科技环境下所开展的舞弊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掌握足够完善的智能化技术才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增大了控制和解决舞弊问题的难度。
(二)隐秘性强
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后的所有信息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详细的分析计算过程也都在系统内进行,并没有得到保存。因此,一旦发生舞弊现象,其隐秘性也是极强的,并且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被发现。无纸化办公是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但同时也成了开展会计舞弊监管工作的难点所在。舞弊人员在工作任务结束后会采用科技手段来销毁证据,导致后续的审查工作缺乏证据而难以进行。人工计算的账目中如果涉及后期篡改则会在档案中留有痕迹,但这一点在电算化中是不存在的。计算机软件删除数据后可以对保留的痕迹进行清除,监管人员从账目中分析是很难发现数据是否已经被篡改的,导致审核工作即使开展也并不一定会发现其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同时,操作过程的权限也很容易泄露,只要掌握登录名称与口令密码的人都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受到篡改的可能性也因此而增大。
二、造成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原因
(一)内部监管体系的漏洞
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登录权限管理过于混乱,存在严重的漏洞,除法定的管理人员之外,仍然有其他人可以登录到系统中。这导致一旦发生舞弊现象也很难确定当事人,造成会计电算化混乱的形式,工作人员也难以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往往在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沟通、上报,错过了监管的最佳时期。在管理制度中,企业对会计电算化舞弊行为尚未形成处罚体系,发现问题后也只是表面解决、避免损失;这样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拥有侥幸心理,继续冒险去进行报表篡改等舞弊行为,进一步造成企业的财务经济损失。此外,企业所采用的监管方法过于落后,电算化的先进性也并没有体现在其中。落后的监管方法使监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一些高科技的作案手段不能被发现等,舞弊现象仍然存在。监管体系的漏洞问题与软件自身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在系统选择与监管制度完善上都要加强重视程度,对漏洞进行深层次的规避和解决。
(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
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职业素养都相对较低,在所开展的财务工作中存在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在利益的诱惑下,甚至?会出现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共同舞弊的情况。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会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