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7/1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些一直是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在我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基本方针下,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粮食需求量还会继续呈刚性增长,而增产较大的阻力之一就是气候变化条件下极端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
农业巨灾对经济社会影响巨大
在新经济形势下,参与农业经济的主体不仅包括农民,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企业,以及政府。然而,由于农业风险高度集中以及靠天吃饭的特点,一场极端灾害事件往往能导致大范围、高额度的农业损失,即农业巨灾,进而给各相关主体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我国从2007年开始大力?l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迅速推进。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已覆盖了所有的省份,参保的农户2亿户次,,三大口粮作物承保的覆盖率超过70%。
一方面推进迅速,另一方面“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低保障”使得农业灾害发生后,农民无法得到足额的保险赔付,收入大大减少。“广覆盖”使得保险公司在干旱、洪水等系统性风险发生后,往往受到大范围的波及,无法在空间上对冲风险;并且随着保险条件的调整,保险公司在平常年份很难累积足够的准备金,以在时间上对冲低频高强度的风险;同时,在现行的农业保险保障范围之外,政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救灾资金,发挥其行政职能来组织抗灾救灾工作,而这部分额外的、大量的、不可预见的财政支出也给财政预算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2016年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当地玉米及牧草等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市共19市102个县(市、区、旗)共将近一千万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00万公顷,绝收面积80万公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此次事件使得在当地规模经营农业保险的各家保险公司种植险赔付率有极大攀升,全省种植业整体赔付率均在100%以上,受灾县市赔付率在300%~500%的也屡见不鲜。各地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旱救灾,内蒙古两次发放特大抗旱救灾补助经费,黑龙江也启动了Ⅳ级干旱灾害应急响应,以应对此次灾害带来的影响。
2016年安徽省的夏季洪水也给当地11市73个县(市、区、开发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安徽省民政部的统计,6~7月份洪涝累积造成一千万以上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2万公顷,,。此次灾害的发生也使当地的农业保险公司赔付率大幅升高。政府同样组织了大批人力和物资进行抗洪抢险工作。
纵观世界,近年来也不乏农业巨灾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同期发生,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巨灾事件。例如,2012年美国主要粮食地区发生大规模干旱事件,使得当年美国全国农业保险赔付率达到150%以上,美国玉米严重歉收,价格飙升,也因此打击了以玉米为饲料的肉类企业;同年,布拉万台风给韩国农业带来重创,当地市场保险赔付率超过350%;同样是在2012年,俄罗斯受到干旱影响,当地农业保险市场赔付率超过150%;当年乌克兰赔付率超过300%。农业巨灾风险在各个国家的保险领域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自然条件复杂,各种灾害频发是我国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