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避孕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春兰
避孕药的发展史
Russel Marker先生---美国的药剂师
从动物身上获得黄体酮很不不合算
澳大利亚绵羊不易怀孕---苜蓿
二战荷兰妇女不易怀孕---郁金香茎
开始致力于寻找一种可以从植物提取的甾
体激素
20世纪30年代, Russel Marker发现
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
其根含有高浓度的甾体皂甙(steroid sapogenins)
从此植物提取孕酮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避孕药的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Gregory Pincus –被认为先驱,避孕药之父
1960年第一粒避孕丸---Enovid被介绍到美国
1961年欧洲第一粒高剂量的甾体激素(含150微克雌激素)
避孕药物
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
长效避孕针(injectable contraceptive)
缓释避孕系统(delivery system contraceptive)
根据给药途径分为
复方制剂(雌、孕激素衍生物合成)
单一孕激素制剂(孕激素衍生物合成)
根据药物组成分为
口服避孕药
oral contraceptive
复方口服避孕药特点
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1960年问世
50年来COC发生巨大发展与进步
避孕效果最佳,久经验证更加安全
众多非避孕益处
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的药物
COC的成分
雌激素:炔雌醇
孕激素:
第一代炔诺酮
甲地孕酮
第二代左炔诺孕酮
(18甲基炔诺酮,LNG)
新三代:去氧孕烯(地索高诺酮)
孕二烯酮、醋酸环丙孕酮、屈螺酮等
避孕药的发展趋势(三方面)
雌激素剂量的减少
61年临床试验COC中炔雌醇150ug
60-70年代炔雌醇50~100ug
68年英国炔雌醇50ug
73年COC含炔雌醇30ug
88年COC含炔雌醇20ug
最新的COC含炔雌醇15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