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品质基本规则
前言
生产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变化和异常。本基本规则是在点滴积累过去发生的不良原因、已明确的不合格因素等经验中得出的,是为了防止同样错误的再度发生。因此,这个规则是在过去的失败和渡过那失败时所得到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所以要切实掌握并灵活运用。
彻底遵守基本规则
作为确保产品品质的基本规则,4个基本条件非常重要。每项的遵守程度关系到基本品质的确保,并进一步影响全数的保证。
基本规则的彻底遵守需要上至管理者、监督者、下至作业员在明确职责和责任的同时,在难度大的作业(有张有弛)、用目视判别断正常与异常等方面下工夫,全员在各个领域、立场发挥才能,对于进行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因在变化点担当作业的监督者和购入管理者的不熟悉及违反规则而导致辞发生的不良情况居多,因此为了从管理者到监督者彻底遵守并执行各项规则,当场反复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正确、易于执行的标准基本规则,若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
基本的4个条件
作业程序(Q重点)规则
(监督者用)
1A一次性合格确认前必须制成含数量增减在内的《作业标准书》。
指示作业员如何抓住品质重点、程式序或时机并在生产中的作业方法和全数检查的记录中体现。
在变更设计、工程、不良发生等(变化点)的更改须及时进行。
要充分理解产品的重要性和机能。
须亲自试作感觉后教导其他人,让分阶段也试作5次以上,确认他人对作业的理解度和熟练度。
《作业标准书》要摆放在临近生产线的醒目位置上,以便于随时查看,并要随时确认有无遵守作业规则。
(作业者用)
无《作业标准书》时不可生产。
理解《作业标准书》并熟练掌握,无论何进何地都要严格遵守程序。
难以遵守《作业标准书》内容时,即时向监督人申请变更。
作业前需确认相应的《作业标准书》的内容。
红箱规则
(一般用)
掉落在地面的部品、产品要作为不良品放进“红箱”。
(监督者用)
1、“红箱”必须放在操作员伸手可及的地方,以便发生不良时能立即投入。
2、“红箱”要记录负责人的姓名。
3、“红箱”的记录要由当值的负责人管理。(必须分工确认、报废、修理或退还给前工程的负责人)
(作业者用)
发现不良品时要标时不良处,以避免刮伤、混料等二次不良的发生,并作为异常处理,放进“红箱”内。
觉得与平时异常的产品,要作为不良品放进“红箱”内,并报告给负责人。
始*过程*完成时确认的规则
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并作为抽样检查记录保管。
(监督者用)
必须在1A一次性合格确认前制作完成检查履历表。
同于设计变更及不良发生等必须变更管理内容时,要改订检查履历表。
新设计及变更的检查履历表要先向报名者说明内容后再提交。
要实际按照履历表的一部分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都在严格遵守。
(指定人员*作业者用)
无检查履历表时不可生产。
初始*过程*完成的确认要实施(地毯式检查),即除检查履历、Q重点项止外全部确认。
开始作业后30分钟以内要进行初始确认(但若有指时间则必须按规定执行)。
发现规格出错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告负责人。
(初始*过程*完成确认)〈含地毯式检查〉中即使用仅发现一部分的不良,也要在全部项目、内容、检查履历表中如实记录并放进红箱内。
标示
(监督者用)
需经常巡回现场检查,确认是否有“无标示的不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