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新闻采访学(13)体验式采访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71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采访学(13)体验式采访 PPT课件.ppt

上传人:yzhfg888 2017/12/3 文件大小:5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采访学(13)体验式采访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验式采访
?这种采访方式与其他采访方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
1997年《人民日报》开设的专栏《体验三百六十行》就是记者体验式采访的范例。
1994年1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全国报刊界率先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推出《公众调查版》,声称记者将“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给你一个量化的真实”。这其中的许多报道也是记者用体验式采访写成的。
《北京晚报》从1999年5月4日起在第二版社会新闻版上推出《体验新闻》专栏,几乎全部采用了突出情趣、展现记者经历、感受的体验采访。
《城市晚报》1999年起《任三记者体验版》
一般情况下记者扮演的是“你做我写”的角色。体验式采访记者扮演的是“我做我写”的角色。
体验式采访是一种参与性采访。记者亲自尝试做一种职业,在做的过程中对从事的职业有所感悟,以求获得对生活的切实而深刻的认识,并加深了对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本质的认识。
体验式采访还是记者深人了解百姓意见和呼声、增进党群、干群感情的好途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与耳目,“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如果不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甘苦、心连心,就不可能搞好新闻工作。
由于体验式采访记者深人生活,远比浮光掠影式的一些采访方式来得实在、来得鲜活、来得牵动人心,所以,体验式采访被广泛提倡。
一、体验式采访的特点





体验式采访使记者的职业暂时改变了,记者选择了一种新的职业,尝试成为这种职业中的一员,在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中,真切地感受这种职业的特点。
在体验式采访中,由于记者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不得不暂时丢掉记者职业的优越感,使他不得不在扮演的角色中换位思考间题。站在所扮演职业员工的立场上想问题,他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正在体验的职业。这就是“看”与“做”的根本不同。
《羊城晚报》新闻周刊原采访部主任邓燕婷
如果一开始就带着某种职业的优越感去进人一个领域,那叫感受生活而不是体验生活。周围的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来干嘛的,却又不知道你最终想写什么,有廉耻的人会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你,县干部们希望你手下留情,或者为他们招商引资做点宣传,会对你虚报军情……没有人真正愿意把你视作对手(因为你不存在威胁),就很难感受到身陷其中的苦与乐。意识到这种质的区别我就想真的把它作为一种职业,以行为而不是身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体验式采访还能够获得对新闻的实证,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并让公众***新闻背后的原因。
武汉电视台科技部《怪坡揭秘》
实证包括对第二手新闻材料和支离破碎不完整的新闻材料进行验证,从中找出新闻依据,帮助记者对新闻事实形成完整无缺的印象。
俄罗斯女记者达丽娅·阿斯拉莫娃亲身当了一回日本艺***
采用体验式采访的记者,在写新闻报道时,一般都追求深度报道。
写作的篇幅较长
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展示第一人称的体验及记者的心理活动
文章叙述上,不仅有详细形象的场景动作描写,一些细节描写还会借鉴文学化甚至小说笔法
在讲述新闻事实、景、物、人等情景时,总是娓娓道来,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新闻,更强调叙述技巧和纪实风格
体验式采访的报道改变用旁观者、纯客观视角的传统笔法,突破了新闻报道贯用的第三人称。
《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4日体验式报道《大墙内外》

有些业内人士提倡将记者的体验与新闻采访相分离,认为,应该把“体验”与“采访”分开,不要为新闻报道去体验,特别是那些体验时间过短的采访报道。他们认为,体验只是记者的一种生活,一种记者自身的积累,不应将这种积累与记者职业、记者采访相混淆,这样才能保持记者职业的客观公正性。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凡事旁观者清,身在其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体验的目的更主要的不是为报道,而是培养造就一支合格的记者队伍,记者体验式采访并非简单地为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