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北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初探.doc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7/12/4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初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初探
——以阿勒泰地区为例*
阿尔斯朗·马木提阿布拉江库丽布布古丽苏木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乌鲁木齐 830054
关键词:牧区游牧民定居阿勒泰社会经济发展
哈萨克人民自古以来以游牧为主的民族,游牧生产是他们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是一种以畜牧业为主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对畜牧业来讲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畜牧和牧场。所以,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人群是靠牲畜来生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牧区因自然条件,社会因素(传统生产****俗,旧观念)等原因,牧区经济还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从游牧到定居就是牧区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提高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游牧生产经营方式,使牧区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牧区牧民贫困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也给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改善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也就是哈萨克牧民的个人需求.。定居是为解决游牧民在牧区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等矛盾而选择的一种新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定居在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区来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辑的阿勒泰地区是哈萨克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因此,以阿勒泰地区为例探讨本颗题是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 阿勒泰地区游牧民定居现状
哈萨克游牧民定居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区哈萨克游牧民定居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78~1985)探索阶段(1998~1995)和规范阶段(1996年至今):1996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后,游牧民族定居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阿勒泰地区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游牧民定居,草原建设,牧道建设等项目的投入,截止1999年一市三县一共有近3000户哈萨克族农牧民家庭迁入项目区,形成了阿勒泰地区仍至全疆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游牧民定居村落。
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的基本形式
哈萨克游牧民定居的基本形式有完全定居,半定居和整体定居三种:
完全定居由政府在游牧民原来的冬牧场居住地域周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开垦土地,提供一定的补贴,帮助定居牧民修建永久性房屋和牲畜棚圈,使从事游牧业的一部分牧民家庭全家人口实现定居。
半定居游牧民原来的冬牧场开垦耕地,修建永久性住房,一个家庭内的老人和孩子不再游牧,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或一个家庭定居从事种植业(粮食或牧草),其它成员仍然从事游牧。目前,游牧民的半定居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人定、畜不定。第二种是人与畜都属半定居。
整体定居在有些地区,因为,草场退化严重,游牧依赖的草地资源已经无法再为游牧人口和牲畜提供生计所需的资源,因此,当地政府做出让一个牧业村整体或牧业村的一部分人口全部较为定居的决定。
2 阿勒泰地区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阿勒泰牧区社会经济现状
阿勒泰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全地区现有自然草地总面积974×104hm2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717×104hm2万亩草场中优等草场约占8%,%,%,%,%。牧区四季草场齐全,为牧区牲畜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和轮牧提供了有关的条件,全区牲畜总头数的83%在天然草地放牧,是全疆牧区畜牧业比重最大的地区之一。
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地区经济的一个支柱,截止2001年,牧业户数为17136户,%,牧业人口为93775户,%,牧业劳动力28579人,%,2001年畜牧业产值占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3%,%。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在新疆各地州的牧区中,%,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361元;
游牧民定居与牧区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北疆的哈萨克游牧区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牧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也是不低的。但与农区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了。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牧民定居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进展缓慢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牧民定居工作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均衡。目前,定居率达到80%的有伊犁地区,而塔城还不到40%。在县市中福海,新源等县已基本实现牧民定居率90%以上。各地区在牧民定居中,其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有些定居区牧民定居了,但牲畜没定牧,存在着定不稳的隐患。
游牧民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牧民的文化素质是影响牧业生产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