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13年10月27日上午9:14,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出发厅一电子显示屏起火,波及旁边1间商铺。经全力扑救,上午10:05,大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24个航班受影响。当天中午12:00,机场秩序恢复正常。
火灾的危害
学习意义:1、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2、保障企业、员工的财产安全
学习目标:四懂四会
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懂得逃生的方法会报火警
会组织人员疏散
会熟练使用灭火器材设施
会扑救初期火灾
会进行防火检查
学习内容
一、火灾基本常识
二、灭火基本常识
三、火灾逃生知识
四、消防报建知识
第一章火灾基本常识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又称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引火源
助燃物
可燃物
明火、高温
电火花等
空气、氧气、高锰酸鉀、过氧化鈉等
木材、汽油、液化气等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三)火灾的一般原因
1、人的因素(如放火、乱扔烟头、违章用火用电等)
2、设备的原因(如超负荷用电、线路缺乏维护检修等)
3、物料的原因(如易燃易爆品)
4、环境的原因(如雷击、自燃)
5、管理的原因
(四)火灾的预防原则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严格控制火源;
采用耐火建筑;
阻止火焰的蔓延;
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第二章灭火基本常识
灭火的基本方法
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抑制法。
引火源
可燃物
燃烧过程中的链式反应
助燃物
1、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水就是一种具有很好冷却效果的灭火剂)。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泡沫灭火的主要作用就是窒息)。
3、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火场上的破拆就是属于这种方法)。
4、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具有抑制灭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