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南朝梁四柱五铢钱说.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南朝梁四柱五铢钱说.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朝梁四柱五铢钱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朝梁四柱五铢钱说
南朝梁敬帝太平年间(556-557),曾铸造有一种“四柱”钱。由于当时的文献资料中无关于四柱五铢钱文和形制的记载,故四柱钱究竟是什么样的钱的问题自唐宋以来,一直为钱币学者所关注。
梁敬帝铸四柱钱之前,梁武帝(502-549年在位)曾先后铸造有面背有郭的五铢、无外郭的五铢(公式女钱)钱,以及铁五铢、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等钱,故后世学者认为四柱钱为五铢钱的一种,并以“四柱”作为与其他五铢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官铸钱数量少,各种私铸的劣质小而轻的钱币充斥市场,钱和谷帛兼行,货币流通局面异常混乱。钱币名目繁多,钱币轻重大小极其不一的情形,给人们使用和识别钱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研究钱币实物为主要对象的钱币学得以应运而生。据目前所知,当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钱币书――《刘氏钱志》。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齐梁时期,有《刘潜泉图记》和《顾?@钱谱》两种钱币图书问世(《刘潜泉图记》可能就是《刘氏钱志》),但这两本书后来都失传了。据南宋洪遵的《泉志》可知,洪遵曾见到过《顾
?@钱谱》,他对这本书非常推崇,在所著《泉志》中,引用有《顾?@钱谱》所录的钱币达34种,其中萧梁的钱币有天监五铢、公式女钱、铁五铢、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等,但却没有四柱钱,其因是《顾?@钱谱》中无此钱的记载,还是洪遵未引用,今已不得而知。
隋唐以后,钱币学发展缓慢,虽出现有一些钱币著作,但均未能流传下来。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留存下来的最早的钱币图书是南宋洪遵的《泉志》。该书原本或许有图,但未能刻板流传下来,今见洪遵《泉志》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间成书的《秘册汇函》本,后又有明末《津逮秘书》本、清《学津讨原》本等。万历三十一年(1603)《秘册汇函》丛书收录的洪遵《泉志》之图,是由时人徐象梅补绘加刻的,其钱图虽非原钱拓图,但钱币图的基本形制当有所本,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明刻本洪遵《泉志》中,收录有四柱钱,云:“《梁书?敬帝纪》曰:‘太平二年夏四月己卯,铸四铢[柱]钱,一准二十。壬辰,改一准十。丙申,复闭细钱”。并附钱图。
按此,洪遵的《泉志》,原当收录有梁四柱钱。
洪遵《泉志》之文,与《梁书》卷六《敬帝本纪》、《南史》卷八《梁本纪下》,《通志》卷十三《梁纪》略同。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七《陈纪一》云:太平二年“夏四月己卯铸四柱钱,一当二十。(元胡三省注:梁末有两柱钱及鹅眼钱,时人杂用,其价同,但两柱重,鹅眼轻,至是铸四柱钱一当细钱二十)”。
宋王钦若等编纂的《册府元龟》卷五百《邦计部?钱币》载:敬帝太平元年三月,“班下远近,并同杂用今古钱。二年四月铸四柱钱,一准二十。壬辰,改四柱钱一准十。丙申,复闭细钱”。
早于明刻本洪遵《泉志》的明人王?t的《大事记续编》卷四十四,收录有洪遵《泉志》关于四柱钱的资料,该卷太平二年“夏四月己卯,梁铸四柱钱;丙申,禁细钱(以本纪修)”下记“解题日,洪遵《泉志》:四柱钱面文上下有四柱,左右有五铢二字”。王?t字子充,义乌人,元末即以文章名世,曾隐于青岩山著书,名日盛。明太祖朱元璋取婺州,用为中书省掾史。明初,任漳州府通判。洪武二年(1369),王?t受命编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明史》卷二八九《王?t传》说他“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