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古典悲剧的现代解读.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悲剧的现代解读.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悲剧的现代解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典悲剧的现代解读
[摘要] “张力”是作为一个诗学概念被引渡到叙事学理论的,后来在文学艺术批评的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张力的运用可以丰富电影的叙事形态和美学意蕴。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中,完美地展现了张力叙事的魅力。与充满叙事张力的元杂剧相比,电影《赵氏孤儿》却将充满张力的叙事变得平淡无味,无论从其对原剧内容的改编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其叙事实际上是一种“反张力”叙事。
[关键词] 悲剧叙事反张力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最具中国悲剧文化精神的。1912年,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指出:“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离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就元杂剧《赵氏孤儿》本身来看,王国维对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说明其在中国悲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越是具有张力的叙事艺术,也是越有风险性、越难以驾驭的叙事艺术”
[2],显然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成功与其充满张力的叙事是分不开的。而电影《赵氏孤儿》却以缓和的节奏讲述了一个本该惊心动魄的故事,其叙事实际上是一种“反张力”叙事,其结果是使原剧崇高的悲剧感大大弱化,也使原剧的悲剧精神无从体现。
一、故事情节的处理对叙事张力的淡化
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改编都要尊重原作的著作权,对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可以添加内容,可以复杂化,甚至可以夸张、荒诞,但不能颠覆原著的核心价值思想和人物形象的美丑善恶。对于电影《赵氏孤儿》来说,影片的开始部分改编得还是相当成功的。赵家的飞扬跋扈,屠岸贾的阴险残暴都详略得当。尤其是到宫殿杀戮部分时,影片整体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生命的***与悲壮,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鲜血的涌溅与勇气的彰显,都体现出了叙事中十足的张力。但到程婴救孤时,影片核心思想的浅陋就可见一斑了。
***这个戏剧动作在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前半部分是重复出现的。先是公主***,后到韩厥、公孙杵臼***。赵氏孤儿在故事中是正义的化身,每个与他相关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通过***完成了自我形象的确立。程婴献出了自己的孩子,虽然他还忍辱偷生地活着,但在那个崇尚忠义的时代里,他比***还难受。这更加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氛围,也是使它成为中国古典戏剧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陈凯歌却没有让韩厥***,而是改编为受屠岸贾一剑之伤并与程婴密谋十五年,公孙杵臼也由***被改成他杀。

“争死”与“死易立孤难”的故事通过元杂剧《赵氏孤儿》成为广为传颂的典故。元杂剧中的“献子”,是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后上演的一出“苦肉计”:程婴先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公孙杵臼处,后向屠岸贾举报公孙杵臼,为了取信屠岸贾,被围捕的公孙杵臼痛斥程婴并最终***。这是推动剧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戏剧动力。如果去掉这个情节,就让人无法理解后来程婴主动投靠屠岸贾的真实意图。但在电影中,这个典故却遭到了践踏。电影中的“程婴献子”似乎成了一种无奈。程婴和公孙杵臼并不相识,他只是为托付孤儿去找公孙杵臼。因屠岸贾搜捕全城婴儿,程妻为保住自己的孩子交出了赵氏孤儿。而屠岸贾生性多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