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廊田镇廊田中学关于
《加强听力与口语教学,提高运用能力》
课题研究和实验方案
一、课题名称:加强听力与口语教学,提高运用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根治现行课程体制弊端,确立体现时代的新的课程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乡镇中学学生英语水平低下,严重参差不齐,优差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特点和实际,结合本校各方面条件,以及教学学科特点按照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学目的,开展《加强听力和口语教学,提高运用能力》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学习,将教师的个人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相互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沟通与协作,在互动中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钻研,改革创新,为我国课程改革献出一份力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学习,找到与新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目标如下:
1、加强语言的实践。
2、掌握所学英语,通过丰富的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渗透创新教育。
3、利用课内外的活动,使学生有表达自我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对口语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对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听说英语的能力。
4、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学习,进一步自我完善,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和创新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上采取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寻找出适合乡镇中学教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试验周期:两年(2004——2006)
试验对象:七年级五班实验对比班级:七年级八班
试验主持人:吴中文
参加试验人员: 吴中文李雪明周兆奇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4年10月~2004年11月)
1、学习研究韶关市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评价标准,以及相关课题规划的报告。
2、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积极开展对新课程在乡镇中学教学指导地位的探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学生情况。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4、收集实验的有关材料,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
5、成立集体备课小组,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开展阶段(2004年12月~2006年7月)主要任务如下:
1、七年级:(2004年12月~2005年7月)
①进行语音的模仿,背诵和复述练习。
②训练真确的语音,语调,提高英语语感。
③教学中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敢开口,多开口,多听多练。
2、八年级(2005年9月~2006年7月)
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②坚持每天的“Every day English”,开辟英语角,定期进行检测。
③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
2、注意课题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3、撰写课题实验的心得体会。
4、进行阶段性终结。
5、备课小组相互学习和探讨教改难题。
(三)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06年9月)
1、对课题实验进行全面总结。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加强听力与口语教学,提高运用能力》
课题小组小结
廊田中学吴中文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虽能熟练地再现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有效地控制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但缺乏组织语言交际活动的能力。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努力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已显得相当重要了。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特点:,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一般中学仅占用24%. ,因此,,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仍然听不懂和张不开口,无法应用在实际交流中.
一个时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这是导致学生学了六年,,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情况调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