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
拿来主义
鲁迅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和意义。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中》,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
主要作品: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关于杂文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自诩( ):
冠( )冕( ):
脑髓( ):
孱( )头:
躄( )进:
阿剌( )伯:
残羹冷炙( )
礼尚往来
xǚ
guān
miǎn
suǐ
càn
bì
lā
zhì
吃剩的饭菜,喻指权贵的施舍
社会交往中崇尚有来有往
自夸
体面、气派
脑筋,指思考辨识能力
懦弱无能的人
躲躲闪闪地走进
即阿拉伯
字词积累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㈠从字面上看,文题的意思是什么?
“拿来”,取来,有自主意味,“主义”,即思想、主张,连缀起来就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取用的主张。
理解题意: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