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外语教育制度比较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语教育制度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endfrs 2017/12/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语教育制度比较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语教育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是比较严重的,目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是该考虑改革的时候了。
    笔者认为,环顾世界各国的外语教育制度,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外语教育制度,进而作一个古今中外的制度比较,应该有利于中国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外语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
    1. 在中小学阶段,外语教育有必修、选修、不修等情况。
    在中小学阶段,有些国家的政府统一要求必修外语。比如泰国教育部在2006年初宣布,要求到2008年全国中学都要开设中文必修课。西班牙比较重视外语学习,一项政府法案
(LOGSE)把外语确立为核心课程,并对每周时数做出规定,小学外语教学总时数达到9-11%。芬兰政府规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公共科目,即母语(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第二官方语言(瑞典语或芬兰语)、外语(英、法、德、俄等)。英国政府在2004年以前也规定所有中学生在毕业之前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不过该规定在2004年取消)。
    在中小学阶段,有些国家政府则仅要求选修外语。如印尼教育部决定让学习华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高初中的选修外语课程。在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廖内、苏北、占卑、巨港和峇厘等地区,华文列为中小学的主要选修课程。澳大利亚则规定:一至六或七年级是小学教育,科目有英文、数学和社会科学等,没有外语;七或八至十二年级是中学教育,必修科目有英文、数学、科学、体育,外语和电脑、历史、地理、艺术等科目一样,仅作为选修课。日本目前在小学阶段没有外语选修课,在中学阶段则有外语选修课。不过2006年初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外语专门委员会向政府提交报告,建议将英语作为全国所有小学的必修课程,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此建议态度积极,估计将在近年内实施。不过,为了避免增加学生负担,必修的英语课将不会有严格的考试,也不会将学生的英语成绩按分数进行排名,实际上这还只是一种选修制度。
    在中小学阶段,有一些国家则没有统一规定必修或选修外语,各个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设外语课。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学校鼓励学生选修外语并创造选修外语的条件。有些学校则完全不开设外语课,学生要学外语只能去专门的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比如美国大多数公立学校不开设外语科目,在加州,仅有
8%的学生进高中前学习过外语。目前,美国中、小学有近5万学生正在学习中文,他们大多是在课后或周末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去上中文课。当然,也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必修外语,如英国一间名为BrightonCollege的私立学校日前宣布,将安排中文为必修课程,而位于Beckton的金士弗小区学校早在5年多前就将中文列为必修课程。德国的施内普芬塔尔中学则是德国唯一一所将中文、日文或阿拉伯文作为必修课的中学。
    ,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实行外语选修制度。
    在中小学阶段以后,包括高校阶段以及高校毕业以后,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