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孤独症
第二小组全体成员
赵祝倪学莲彭昆朵尔奎
陈静王苹丁寿标范家松
刘丽红张红军杨益昌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PDD与ASD为同一概念,近年来倾向用ASD
广泛性发育障碍类型
儿童孤独症(Autism)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AS)
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
雷特综合症(Rett syndrome)
儿童瓦解性精神病(Heller’s disease)
PDD的流行病学
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150(2007)
我国无该病流行病学资料
该病无明显地区种族发病率差异
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
儿童孤独症:国外男:女为4:1,
国内男:女为6-9:1
儿童孤独症
又称自闭症
1943年Kanner首先描述,又称Kanner综合征
1982年陶国泰在我国大陆地区首先报道
特征是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
孤独症病因
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
遗传学说目前有较多支持。认为: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是主要病因,其中7、15、16号染色体存在候选基因可能性大
儿童孤独症的交流障碍
目光对视短暂或缺乏,“目中无人”
不合群、不会玩合作性游戏
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型依恋
通常不怕陌生人
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
无恰当的身体语言,例如食指指物,点头或摇头
极少微笑、不听指挥、对叫名字没反应
儿童孤独症的语言障碍
不会说话或说话迟(就诊首位原因)
语言发展次序紊乱
模仿性语言(广告、他人说过的话)
自言自语,有时自创语
你、我人称代词不分
刻板重复性语言:“明知故问”
主动语言少、不能维持话题
儿童孤独症的刻板行为
种类繁多,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重复动作(转圈、摇晃、按开关、撕纸)
对某些物件或事情的不寻常兴趣(圆的或旋转的东西、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新闻联播、某一首歌、天线宝宝)
重复刻板语言
坚持一成不变(玩具、睡眠、饮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