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南
课程简介: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等重要临床学科的基础,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学习结果: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熟悉正常人体局部的结构层次、形态特点及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相关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学习方法:听课+讨论+实验
评价方法:
考试(形成性评估20%、终结性评估80%)
形成性评估:OSCE
终结性评估:期末考试成绩
学习参考材料:
《局部解剖学》
《基础医学实验系列教程》人体形态学分册
《人体解剖学实习指导》
《临床局部解剖学》
《实用局部解剖学图谱》
网络资源: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奈特临床解剖
学习机会:局解学习指南、课堂教学、学生讨论、解剖操作
本课程的知识基础:
系统解剖学
本课程的知识延伸:
循证医学
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各外科专科临床工作(各专科都有相对独立的经典著作和临床指南)
第一讲肩及胸壁局部解剖
。
,了解胸膜腔穿刺部位的选择及解剖学依据。
,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及胸部标志线。
。
,肋间隙结构及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走行及其临床意义。
:
、肩胛动脉网的构成。
、肋间隙的结构特点。
,肋间隙结构及神经、血管排列关系、走行及其临床意义。
。
44岁女性,在治疗乳腺癌手术中,切除了右腋窝区的淋巴结。几星期后,上肢做伸展运动时,发现右侧肩胛骨异常突出,抬右手臂梳头困难。医生让患者用双手推墙,可见右侧肩胛骨的内侧缘翘起,呈“翼状肩”,提示患者在手术中意外损伤了神经。请思考以下问题:
?
“翼状肩”?
第二讲腋窝、臂部局解与临床
,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
、动脉压迫止血等临床应用,了解肱动脉的位置、行程。
,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
、桡神经、尺神经、肱动脉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
。掌握臂部各肌的位置、起止。
。
、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的结构。
,腋动脉及主要分支、腋静脉、腋淋巴结。
、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肱动、静脉在臂肘部的位置与走行。
。
。观察臂的肌肉配布及骨间膜。
患者男性,27岁,肩部被刺伤。查右侧肩部开改性伤口约3cm长,右臂运动障碍,右上肢呈下垂状,前臂呈旋前位,右肩关节不能做屈曲、外展和旋外运动,肘关节不能屈曲,右上肢外侧皮肤感觉消失。
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右侧)。请思考以下问题:
,分析患者哪些神经可能受损?
?
第三讲前臂局解
1. 了解前臂的境界,掌握前臂的肌肉配布、血管及神经的起止、走行与分布。
、行程、回流和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后群肌的位置排列关系。
、走行与分布。
、行程。
。
、桡动脉、尺动脉、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动脉和静脉、桡动脉和静脉在前臂的位置与走行。
患者男,40岁,有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在急诊室处于严重休克状态。脸色苍白、不安、出汗,(81/60mm Hg),入院诊断为内出血,医生认为可能是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分支被侵蚀所致,因而决定立即输血。
试分析:根据解剖学知识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