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区“十三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XX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我区文化名区建设,根据《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XX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16—2020》、《XX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XX文化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时期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为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XX区先后制订出台了《XX区文化名区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XX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XX区文体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得到完善。
区级先后成立了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区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等,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文化、财政、发改、人事(编制)、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密切配合,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镇乡(街道)都建有文体服务中心,机构得到加强,编制得到保证,人员配备到位。以文化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各村(社区)都有相应的文化管理人员。全区文化工作良好格局基本形成。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区级公共文体设施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以村(社区)文体设施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XX博物院、XX博物馆、区游泳馆、区图书馆、区体育馆等已成为XX文化设施的标志,XXXX足球训练基地、XXXX篮球训练基地、XX·XX运动休闲中心等落户XX,进一步提高了XX的文化事业设施水准。乡镇文体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全区15个乡镇文体中心达到省特级综合文化站标准,4个达到了省一级站标准,是XX市十三个县区市中等级最高的一个区。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省、市级“XX文化明珠”镇乡18个,省级文化村(社区)5个,XX市文化示范镇乡(街道)10个,XX市文化示范村(社区)20个,区级文化村(社区)272个。省、市级体育强镇、先进街道17个,省、市小康体育特色村67个,省、市体育先进社区70个,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23个、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8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全区累计建有健身苑点1030个、篮球场311个、乒乓球室(场)445个,行政村健身设施空白点消除。
XX广播电视台创建于1990年,播出信号覆盖XX全区及XX地区的部分,共11个县市250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300多万,是省内功率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县市电视台之一。XX有线电视用户达24万户,入户率达98%,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率达到50%,成为省内数字电视用户数量最多的区县(市)。有线广播实现了村村通。全区有电影发行单位1家,电影放映单位19家。《XX报》每年发行量5万余份。
(1)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全国戏曲演唱大赛、第XX届中国XX奖颁奖典礼、全国XX联赛、全国XX大奖赛总决赛、全国XX大赛等国家级大型文体活动和比赛。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XX艺术节、XX人民运动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元宵灯会、节日联欢晚会等节庆文化活动遍及城乡,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月、全民健身日活动影响广泛,“相约周末”夏季文化夜市、“百千万文化下基层”办出特色,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XX读书节”激发了全民阅读的良好习惯;乡镇人民运动会和艺术节纷纷举办,村落文化活动活跃。
(2)文艺精品不断涌现。2013年“XXXX”代表XX省参加XX会开幕式前演出。2015年“XXXX”受文化部派遣,作为我国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赴XX参加元宵灯会活动。同年“XXXX”分别参加XX会“XX周”、“XX城市日”、“XX周”等演出。曲艺
XX《XXXX》、《XXXX》等节目先后获得全国“曹禺戏剧奖”、“全国群星奖”和“中国牡丹奖”。民间文学作品《XXXX》、新故事《XXXX》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国画《XXXX》入展第X届全国美展,国画《XXXXX》入选第X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优秀奖,多幅书法作品入展第X届全国楹联展、全国首届隶书展等,摄影作品《XXXX》获第XX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民间舞蹈《XXX》获全国传统舞蹈展演金奖。小戏XXX获第XX届“中国少儿戏曲艺术小梅花奖”。新编X剧大戏《XXX》成功首演,荣获第X届中国X剧艺术节优秀剧目交流演出银奖、XX省第XX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