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鹿茸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减法方剂树 】是由【小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鹿茸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减法方剂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鹿茸丸一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一减法方剂树
鹿茸丸一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一减法方剂树 1
原方 4
组成:鹿茸(去毛,酥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酒 浸1宿,焙)1两,细辛(去苗叶,生用)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生
用)1两。 4
功效:元脏虚损,一切风冷。 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4
小温经汤 4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4
组成:当归、附子(炮)各等分。 4
功效:经候不调,血脏冷痛。冲任虚,月经不调,或曾半产,瘀血停留,
唇口干燥,五心烦热,少腹冷痛,久不受胎。 4
来源:《袖珍》卷四引《简易方》 4
细辛散 4
减:鹿茸、当归、白术、桂 4
组成:细辛(去苗,车坐)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 4
功效:聘耳,耳中痛,脓血出。 4
来源: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4
术桂汤 4
减:鹿茸、附子、当归、细辛 4
组成:白术3两(铿),桂1分。 5
功效: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引水,水入即
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 5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5
术附汤 5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5
组成:白术4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5钱。 5
功效:风湿相搏,腰膝疼痛,中气不足,四肢重着。 5
来源:《冯氏锦囊•杂症》卷九 5
术附汤 5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5
组成:白术2两(车坐如麦豆),附子1枚(以半两为率,炮裂,去皮脐,
理如麦豆粒)。 5
功效:寒湿身痛,腹胀,阴黄。 5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5
茸附汤 5
减:当归、细辛、白术、桂 5
组成:鹿茸(去毛,酒蒸)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5
功效:精血俱虚,荣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但是一切
虚弱之证。 5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续方》 6
六一丸 6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6
组成:附子(7钱重,2枚。炮,去皮脐尖,取肉)1两,当归(去芦尾,
取身切片,晒干,取净肉)6两。 6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二 6
黑丸 6
减:附子、细辛、白术、桂 6
组成: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各等分。 6
功效:精血耗竭,面色黛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
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肝劳。 6
来源:《济生》卷一 6
归术散 6
减:鹿茸、附子、细辛、桂 6
组成:当归8两,白术1两。 6
功效:心脾疼痛。 6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6
归茸丸 6
减:附子、细辛、白术、桂 6
组成:鹿茸(酒蒸)、当归(酒浸)各等分。 7
功效:精血枯竭,面色黛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
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 7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7
归附丸 7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7
组成:当归、附子。 7
功效:妇人女子血寒,经水过期而来。 7
来源:《女科切要》卷一 7
归附汤 7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7
组成:当归半两(去芦),附子1两(炮,去皮脐)。 7
功效:大便下血。 7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7
附桂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7
减:鹿茸、当归、细辛、白术 7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7
功效:伤寒时气。 7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7
倍术散 8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8
组成: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8
功效:酒癖痰饮。 8
来源:《百一》卷五 8
原方
组成:鹿茸(去毛,酥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酒浸1 宿,焙)1两,细辛(去苗叶,生用)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生用)1 两。
功效:元脏虚损,一切风冷。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小温经汤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22组成:当归、附子(炮)各等分。
功效:经候不调,血脏冷痛。冲任虚,月经不调,或曾半产,瘀血停留,唇 口干燥,五心烦热,少腹冷痛,久不受胎。
来源:《袖珍》卷四引《简易方》
细辛散
减:鹿茸、当归、白术、桂
组成:细辛(去苗,铿)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
功效:聘耳,耳中痛,脓血出。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术桂汤
减:鹿茸、附子、当归、细辛
组成:白术3两(铿),桂1分。
功效: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引水,水入即 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者。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术附汤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组成:白术4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5钱。
功效:风湿相搏,腰膝疼痛,中气不足,四肢重着。
来源:《冯氏锦囊•杂症》卷九
术附汤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组成:白术2两(铿如麦豆),附子1枚(以半两为率,炮裂,去皮脐,铿 如麦豆粒)。
功效:寒湿身痛,腹胀,阴黄。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茸附汤
减:当归、细辛、白术、桂
组成:鹿茸(去毛,酒蒸)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功效:精血俱虚,荣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但是一切虚 弱之证。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续方》
六一丸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组成:附子(7钱重,2枚。炮,去皮脐尖,取肉)1两,当归(去芦尾,取 身切片,晒干,取净肉)6两。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二
黑丸
减:附子、细辛、白术、桂
组成: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各等分。
功效:精血耗竭,面色薰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 上燥下寒,不受峻补。肝劳。
来源:《济生》卷一
归术散
减:鹿茸、附子、细辛、桂
组成:当归8两,白术1两。
功效:心脾疼痛。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归茸丸
减:附子、细辛、白术、桂
组成:鹿茸(酒蒸)、当归(酒浸)各等分。
功效:精血枯竭,面色薰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 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归附丸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组成:当归、附子。
功效:妇人女子血寒,经水过期而来。
来源:《女科切要》卷一
归附汤
减:鹿茸、细辛、白术、桂
组成:当归半两(去芦),附子1两(炮,去皮脐)。
功效:大便下血。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附桂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减:鹿茸、当归、细辛、白术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功效:伤寒时气。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倍术散
减:鹿茸、当归、细辛、桂
组成: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功效:酒癖痰饮。
来源:《百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