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改变思想,改变生活.doc

格式:doc   大小:15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变思想,改变生活.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2/8 文件大小:1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变思想,改变生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变思想,改变生活-国学教育论文
改变思想,改变生活
[美]韦恩·W·戴尔
老子的专题渐进尾声,让我们回到人生,这是我们求索一切智慧的起点和归宿,纵使前面所说的治学宗教用兵管理当代艺术种种皆于我无缘,而老子优美的思想丰盈了我的人生,足矣。
《道德经》的第三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给我们的建议。为了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而建议我们首先要以“无为”的心态去“为”。如果我们老是把眼睛盯在获得更多的“有”上,就一定会使外部因素过多地控制我们。我们追逐地位,追逐金钱,或者追逐掌控权力,这些都会妨碍我们与恒道的会通,为外力控制而内心不得自由,自身不得动员,这自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生活。过分重视财产、过分迷恋权力或者类似的东西,会导致偷盗、引起非议,甚至会使正常的生活杂乱无章。“道”建议我们要克制,应该以“无为”的心态把那种强烈的“有欲”尽量地化掉,不去追求更多,也就是“不争”更多的“有”,无欲无求,自然而然,这样我们就会走向满意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以道为中心还是以个人的欲望为中心,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我该以何种心态而为?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心态的调整,我们将开始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为”的方式与“为”的结果已经悄然改变了。
崇尚“无为”,并且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完美地各得其所。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懒惰、消极、无所事事甚至颓隳的表述,但我认为这不是老子在这儿要说的本意。他的这个“无为”不是说要懒散和不动,这个“无为”是说不要背离“道”去胡为,他是建议我们要相信“道”是一种比你的自我欲望驱动更为高级的原则,能够直截了当地指引你的创造力。
自我固定的需求(有欲)会阻碍神的本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去除“自我”的遮蔽和障碍,在你做的所有事情中都要尽量无碍地听从“道”的指引。这是不是有些怪异?这是不是有点儿虚无缥缈啊?试一试吧,相信“道”的力量吧。任它推你向前,从“自我”束缚中挣脱,顺应自然,你将有更多的创造。先放下世俗的决断力,使那些内在的本然的东西萌生出来。这样,你的生命就不是被某种世俗设计的,而是原初的、无污染的、自如的。
第三章的内容大部分好像是对如何进行统治所提出的建议。但是我认为,这不只是政治上或者管理上的建议,而是直接指向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亲属、我们的家庭,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必须与之打交道的人们。
鼓励你的亲属摒弃那些追名逐利的欲望,多想想如何更好地为他人服务,做有益于众人的健康、给予人力量的事情。倡导这种和谐的理念,毕竟,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因被激励而被唤起。“道”的创造力对物质财富和地位不感兴趣。它将提供所需之物——它将引导、激励和影响你以及所有人。“自我”的需要应该被弱化,从而“道”的美丽能够被感知。通过做一个领导式的人物,排除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够产生嫉妒、愤怒和竞争的诱惑,从而把“道性”彰显于世人。
如果老子能够从2500年前透视我们当代的世界,我相信他愿意基于《道德经》第三章的内涵给出如下建议:每天提醒你自己,正在过程中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张长长的欲望目录表,你认为这些计划内的需求都实现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满足了吗?然而当你审视你此时的幸福状态时,却发现先前立下雄心壮志、排除千辛万难取得的成功,并没有给你带来愉悦感觉和幸福心情。“有欲”更多的是产生出焦虑、压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