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吏胥之害.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吏胥之害.doc

上传人:yzhfg888 2017/12/8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吏胥之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吏胥之害-国学教育论文
吏胥之害
王学泰
两个认识误区

《剑桥中国晚清史》一开始就说,在人口已经达到四亿的晚清,“全国的官僚大约只有两万名文官和七千名武官”。有人根据这个数据渲染清代官民比例是如何之低。其实这种统计是不足据的,因正史上往往只记录官员数量,而不统计吏胥。因为吏胥薪俸很低或根本没有薪俸,并且“吏”原来也就是负责抄抄写写的文秘,“胥”则是如捕快等跑腿的办事人员。最初这些多是老百姓应该服的一种“役”。可是后来吏胥逐渐独立出来,到了明清两代几乎成为衙门的主体,人数日增。清末翰林游百川说:“州县为亲民之官,所用吏胥本有定额,乃或贴写,或挂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亦不下三四百人。”其人数是正式官员编制的数十倍,甚至百倍。
,吏是吏,两者不能划等号
分析《水浒传》中的宋江,论者常说他是小官吏,这是不对的。宋江是吏,不是官。官、吏之间从来源、职守、地位以及外界的看法与评价历来就有不同。过去有句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都是三年一任(清代平均不到两年),而衙门里的吏胥则是历久而不换,甚至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也大有人在。因而人们说“官无封建,吏有封建”。官和吏的差别到了宋代被朝廷的政策拉大了,“吏”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转官也日益困难、逐渐边缘化,明代和明以后吏则成为社会边缘人。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社会能够担任官员的都是±大夫。先秦是贵族社会,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身份上说是贵族;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不同层级的社会管理人员,或者说是官。他们世代相承,血缘是决定因素。《管子·小匡》讲到士农工商四民,分别居住,世代相传,各操其业,唯有讲到农之子时,除了“常为农”之外,又提到“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也就是说,农民中才智杰出的子弟,可以出仕,并且“仕则多贤”,这是先王都很信赖的。这是在僵硬的血缘制度上开了小口,增强了制度的弹性。
士人进入国家机构叫做官:而庶人进入了国家机构的叫做吏,或称作“庶人之在官者”。孟子在回答北宫周朝爵禄时说:“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朱熹注云:“庶人在官,府史胥徒也。”所谓“府史胥徒”就是后世说的吏胥。“吏”是有文化的庶人,在官府中负责文字工作。官是在国家机构中的主体,是主事的,而吏胥则是被官支使的。两汉时期,先秦的世袭贵族制度衰落乃至解体,官、吏的身份没有太大的差别,魏晋南北朝期间九品中正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强调士庶之别,流内流外之分,这样官、吏则向有别方向发展。南朝从东晋开始设有“吏户”,属于国家依附民,吏户出任“吏”,属于服役性质,于是“吏”从本来的小官向“差役”化方向发展,这对后世颇有影响。特别是由隋开始,唐代奉行的科举制度,实行通过考试选士的制度,更进一步促进了官吏分流。
唐宋以前,底层士人也有做吏的,从没有品级的吏做起,积累年资劳绩,通过“人流”,有了品秩,正式为官,甚至也有由此发达的。汉代的能臣干吏赵广汉、张敞、王尊等都是出之可以为将,回朝可以为相的人物,但都是吏人出身。
官吏分流是由宋代开始的
宋代开始官吏分流。宋代以前,称吏人为小官吏,还大体不错,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吏人与官员是绝然不同的两类人了。
端拱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