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清代蒙古族诗人和瑛与《易简斋诗钞》.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代蒙古族诗人和瑛与《易简斋诗钞》.doc

上传人:yixingmaoh 2017/12/8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代蒙古族诗人和瑛与《易简斋诗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代蒙古族诗人和瑛与《易简斋诗钞》-大学语文论文
清代蒙古族诗人和瑛与《易简斋诗钞》
○王敏
摘要:和瑛是清朝官吏、學者、诗人,其著作颇丰,种类繁多。《易简斋诗钞》是其仅存的诗歌选集,其诗歌以描摹景、物的咏物诗和描绘边疆的西域诗为主,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史料价值。
关键词 :和瑛《易简斋诗钞》咏物诗西域诗一
和瑛,清代官吏、学者、诗人,原名和宁,因避道光帝旻宁讳而改名和瑛,字太葊,号太庵(又作泰庵),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生人,道光元年(公元1821)殁,享年八十。和瑛为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进士,入仕为官五十年,历任三朝,随官职升谪迁移大江南北。《国朝耆献类征初编》与《清史稿》中均详细记录其官履诸职,足迹遍及安徽、四川、陕西、山东、西藏、乌鲁木齐、甘肃、辽宁、河北等地,其中以驻藏八年、驻疆七年成就其仕宦生涯之顶峰,《清史稿》赞誉他“久任边职,有惠政”[1]卷353。和瑛去世后,道光帝赐太子太保,谥号简勤,诏曰:“刑部尚书和瑛服官五十余年,抚绥封圻,内擢正卿,总理部勤,老成勤慎,宣力三朝。骤闻溘逝,深为轸惜。加恩晋赠太子太保,其任内降罚处分悉予开复,所有应得卹典该衙门查例具奏,寻赐祭葬,予谥简勤。”[2]卷100
和瑛平生喜好诗文,著作等身,且种类繁多,据清末民初蒙古族作家恩华编纂的《八旗艺文编目》[3]所记录,编著有《读易拟言内外篇》《读易汇参》《易贯近思录》《经史汇参》《孔子年谱》《杜律》《铁围笔录》《风雅正音》《易简斋诗钞》《回疆通志》《三州辑要》(也作《三州辑要》)《藩疆揽要》《西藏赋》《续水经》《易注》《火龙攻战略》《金石赏》《山庄秘课》《喀什噶尔》《古镜约编》《太庵诗钞》和《和瑛丛残》等著作。和瑛的著作不仅对中国传统经史文化多有阐释,还为研究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物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也致力于诗词歌赋创作,笔耕不辍。《清史稿》评价其“娴****掌故,优于文学”,“器识渊雅,述作斐然”,然“著作多不传”[1]卷353,目前仅有《三州辑略》《回疆通志》《易贯近思录》《读易汇参》《回疆通志》《西藏赋》《易简斋诗钞》《续水经》等***。
和瑛是蒙古族镶黄旗人,精通满汉蒙藏多种文字,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家文化教育,对诗文的热爱贯穿其终生,甚至还曾因此受到皇帝的责难。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金乡张敬礼科举冒考案事发,和瑛审案不明,嘉庆帝“以和瑛日事文墨,废弛政务”[1]卷353解其职,可见和瑛对文字的热情在皇帝那里都有所耳闻。和瑛的诗歌主要收录于《太庵诗钞》和《易简斋诗钞》中,前者为诗人自己编录,收诗1060首,共九卷,可惜早已失传;后者流传至今,是研究和瑛诗歌的重要资料。

《易简斋诗钞》是在和瑛去世后,由其子壁昌、奎昌整理、其内侄吴慈鹤编纂的。吴慈鹤在序言中提及:“公暮年尝以暇日置酒相酌,从容曰:‘予诗数卷,他日子为我辑之。’”[4](P454),可见《易简斋诗钞》可谓和瑛毕生诗文的终了之作。《诗钞》共四卷,收诗338题五百七十六首,均按年代顺序依次编排。其开篇之作为作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的《太平府廨八咏》,当时诗人正于安徽太平府任职知府,最后一首诗则是作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的《春分前一日雪》,同年和瑛去世。诗集所收诗作跨度35年,正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