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快速注册
谈谈雄安新区
海阔天空 2017-04-03 09:17:04
【谈谈雄安新区】这两天雄安新区被刷屏,言简意赅谈谈我的看法:
1、雄安新区能否搞成众说纷纭,有人看好,有人质疑。毕竟之前规划了18个国家级新区,搞成的也就俩,不远处同样副省级的滨海还躺那半死不活。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划,雄安定位更像是行政新区,那么相对经济新区而言政府的控制力会强很多,把一些部委央企高校医院及配套搬过去,雄安长期看发展成几百万人的城市是有可行的。成败与否取决于政策力度及持续性。边走边看吧,多空都别太早下结论;
2、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雄安的区位较差,既不临海又离核心城市北京天津有一定距离。较之过往设立的新区不仅没有区位优势,反而有区位劣势。要想异军突起,除了既有政策扶持外,希望能看到在法制、行政、产权、财税等各领域区别于其他新区的制度创新。虽难度很大,但不妨期许;
3、说雄安新区利空北京,甚至说成迁都的。拜托先看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的定位规划,连带看看首都2030年规划。白纸黑字说的清清楚楚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个“非”字已经透露一切底牌;
4、不少人咬文爵字的“千年大计”到底是什么?有人简单理解为迁都。本人严重不认同。从历史长河看,定位千年大计的战略规划不可能只涉及一城一地,规划影响的必然是涉及整体国运国本,至少是某个区域的未来。从现在往前追溯千年有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北宋灭亡,中原士族百姓衣冠南渡。从此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维持千年南强北弱的经济大格局。我的理解,现在时点以雄安新区谈千年大计,背后寓意有平衡南北方经济失衡的想法。要想实现这一宏伟规划,必须坐实京津冀,让北方出现一个繁荣的城市群才是可行之策;
5、从财税角度看,雄安新区早中期投入将由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主导,投入的钱哪里来?全国各地财税体系的转移支付呗。从这个角度看,雄安新区的投资建设相当于是中央政府用转移支付的钱打造京津冀城市群。明白这点很重要;
6、京津冀的投资建设为北京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经济和人口纵深。另外从资金虹吸效应原理看,投资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区域链条上获利的资金流将主要流入哪里?还能说对北京是利空吗?
7、雄安新区的设置规划及投资,对非京津冀区域反倒会形成一定的利空。比如,核心任期内主要精力将放在雄安新区及京津冀,某些城市梦寐以求的直辖至少要推迟了。再如,要加大对雄安及京津冀的投资,必然涉及转移支付给其他区域的资金少了甚至相反抽水也多了,这个不便展开说;
8、下周雄安概念股外加京津冀板块要普涨,炒炒无所谓,时刻保持清醒,别入戏太深;
9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非议,本人发自内心希望雄安新区能搞好搞活搞成功,毕竟投资下去总要有ROE产出,弄得像滨海、曹妃甸那样一堆坏账一地鸡毛,于国于民不负责任。
谈谈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
你完了打他| 浏览 109 次
发布于2017-04-18 08:00
最佳答案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经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稳定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和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发展的全面性、稳定的长期性都将难以实现。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三者才能真正成为互为前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必将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千年的大事”“雄安新区将成为支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基点”“设立雄安新区树立了政府转型更为明确的风向标”……这一消息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
大计、国家大事,将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于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优化全国城市发展整体格局,对于实现‘两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