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鲁迅《祝福》---.ppt

格式:ppt   大小:1,222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迅《祝福》---.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9 文件大小:1.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迅《祝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当代小说鉴赏
四大文学体裁: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刻画人物方法:
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三要素
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创作出我》,继而写出《孔乙己》、《药》等,共十四篇小说编成《呐喊》;接着创作出《祝福》等十一篇小说,编成《彷徨》。
鲁迅创作小说,“意图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中国现当代作家及重要作品介绍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一场鲁镇的年终盛典中,一个可怜的女人竟然连祝福他人的资格都被人无情的剥夺了,我们到底是该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祝福》,一起来走近这个“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女人。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是其中最著名的小说,写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6号。
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怀着浓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的揭露中国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这篇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祝福》,就鲜明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一追求。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剖析病态社会,以引起疗治的主意。
贞节 :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常见的封建思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