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历史与现实的情结.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与现实的情结.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2/1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与现实的情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与现实的情结
——长篇小说《金陵艳》评析
梁中杰
长篇小说《金陵艳》是贺正义母女的一部力作。这部小说以陈圆圆的身世命运为中心,在明末清初战乱纷纷的历史背景下,演绎了几个金陵歌伎的故事。
正如作者在小说《后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中长期遭受着残酷的禁锢压迫,尤其是歌伎、***女,更被认为是祸水、祸根。然而,对于陈圆圆一行,作者却非常喜欢她们,同情她们,而且,一切有良知的人也非常喜欢她们,同情她们。小说作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面对既往的历史和人物命运,完成了作品的艺术创造。也正因如此,作品首先打动人的便是它那始终弥漫于其中的一种爱,一种蕴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结的爱。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极为完整和独立的文化体系,就其文化精神而论,自春秋时道家和儒家始,即无限歌颂人的伟大,而且,着意弘励广大无边的同情心,对于一切生命都予以欣赏,使人能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其生命理想是与天地和德,与大道同行,与兼爱同施,并主张积极“践行”,在现实世界、现实人生中去实现其价值理想,以趋于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文化精神,即体现了一种温润恻怛、高尚深厚之爱,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价值之所在。这种文化价值具有两个层面,即感性体认的层面和理性体知的层面。小说《金陵艳》对于陈圆圆等一行的着意刻画,即体现了两个层面。一方面,小说使用大量笔墨,描写了陈圆圆等一群女性生命的美好可爱。她们同所有的人一样,都有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她们聪明活泼,才华出众,而且自信,自强,都有着在逆境、困厄中奋起的精神,作者亦尽力地赞美了她们的这种精神。然而,终其一生,她们的追求与渴望虽然也得到一些回报,但命运给予她们更多的总是不幸与痛苦,并且,这些美好的生命最后几乎都归于毁灭。作为艺术作品,这便正是作者的用心之处,因为美好一旦被毁灭,便必然会产生悲剧性的审美效应,而美到极至,便会悲到极至。这种对人的生命的悲悯之情,即是一种温润恻怛之爱。这应该是人出于自身的生命存在的一种体认,小说作者很自然亦很细腻地流露了这种对生命存在的体认。这即是上述感性体认的层面。另一方面,作者对陈圆圆的塑造,又十分明显地体现了一种自觉的理性认知。陈圆圆一行对生活与爱情的苦苦追寻,总是与忠君爱国紧密相连的,其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到,陈圆圆曾被田畹送给崇祯帝,其后又随过李自成,最后才得其所愿归了吴三桂。其一生虽自觉低贱,但她也曾大胆陈言,竟使崇祯帝亦为其深明国家大义的胸怀所敬服;尔后,她身陷闯王军中,几经险恶,却仍能出于民族感情,于清军入关之际,同情于李自成,且愿受李自成之托,去劝说吴三桂联合大顺军,抗清复明;最后,既委身于吴三桂,却对其所做灭明社稷之事每每心寒,虽无力回天,但其报国之心亦殷殷可鉴。更有女中巾帼柳如是,曾在明帝殉难时投水殉国,被救起后遂为反清复明做了诸多有益之事。还有李香君,本与侯方域是美满佳偶,只因侯方域未能持守晚节而痛苦相离,出家当了道姑。如此等等。这些情节,在作品中占了相当篇幅,并且大都写得比较精彩,可见小说作者对陈圆圆等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充分融注了匡世报国等精神品格的。能够表现出对这种精神品格的爱,则不啻为一种高尚深厚之爱,这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说《金陵艳》首先是一部蕴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结的作品,应该是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