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医院经济效益审计.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经济效益审计.doc

上传人:文档大全 2017/12/1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经济效益审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经济效益审计
医院经济效益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成效,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组成,这两个效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取得医院经济效益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没有医院经济效益,就谈不上社会效益,背离社会效益的医院经济效益必然要损害社会和自己利益。因此,评价医院经济效益,要把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我们根据近几年的审计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医院经济效益审计。
一、搞好医院的基础审计。
(一)从资产、负债的完整性、真实性入手,也就是说对资产、负债审计是医院经济效益审计基础审计工作。主要审计内容为:
1、审查资产、财物管理的安全性
(1)审查货币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医院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由于货币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为避免资产流失,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医院应加强对货币资金保管,建立货币资金的保管制度。所以,审计人员除了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进行审计外,还要对货币资金保管制度进行审计。重点是检查企业货币资金保管制度是否存在和有效,清点货币资金实有数,防止错款和舞弊,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
(2)对库存药品、库存材料的审查。核对其是否帐实相符,抽查药品的期效,看其过期失效的药品物资是否及时得到处理。分析药品的库存结构,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药品积压现象。
(3)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建设、处置等情况进行审查。主要查其账物、账账是否相符,有无非法处置资产情况;处置资金有无不按规定入账,而是转做“小金库”随意挥霍等问题;资产处置手续是否完备,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审查不良资产的潜亏性。对不良资产主要审查应收医疗款、其它应收款中的呆死账;审查报废、毁损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由于市价下跌及技术进步发生无形损耗的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旧致使账面净值高于实际价值的固定资产;审查应摊销而未摊销的费用、应结转而未结转的损失。对审计中查出的不良资产进行汇总核算,如实反映医院资产存量的质量结构,正确评价医院的经营业绩。
2、审查债权债务总体情况
主要审查债权债务的明细项目是否清晰,有无责任人员或部门负责;债权债务形成的依据、原因、用途及形成过程;有无呆、死账,有无利用债权债务以权谋私的问题;有无借债乱发钱物,随意改变借款用途等问题。
(二)从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着手,即开展医院经济效益审计应结合医院财务收支审计进行。主要审计内容为:
1、审查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入的完整性
首先理清医院资金来源渠道,分清收入款项,审查其收入来源是否正确;其次审查其是否区别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专项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资金性质,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等违法行为;再就是审查有关收入完税情况。
2、审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对于医院各项支出,应重点审查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有关手续是否完备。支出项目是否真实,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他支出中有无为了逃避监督的模糊项目,是否非法支出。审计效益性应从实际出发,特别要抓住医院的大额资金支出项目和专项资金项目这两个突破口,必要时应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资金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按任务情况安排到位,资金物化结果如何等等,通过审计避免经济损失。
从我们近几年对医院的审计看,目前各医院在财务收支中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以药补医,低价药难进医院。目前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5%左右。在财政补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药品销售收入自然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多开药、开贵药实际上也就成了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特殊经营机制与补偿机制的直接后果。
  二是部门越权定价,存在乱收费现象。 
三是挤列成本,超范围支出。 
四是收受药品回扣,支付非公益性捐赠、赞助支出。
五是往来款结算不及时,挂账金额巨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六是采购药品未进行招标。
七是漏缴税费。主要是资产出租收入、培训收入漏缴税金。
八是商业***性支出,进行不正当竞争。
抽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分析医院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经营决策的水平,从而增强竞争能力。
医院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它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管理控制制度除组织机构的设置外,还应包括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和决策步骤上的程序记录,从而有效地监督和服务于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人员应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和会计核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单位或部门应当遵循的有关规定,判断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内容是否齐全,方法是否可行,单位是否在这些方面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其次应对单位已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查其是否符合行业规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