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大连市十二五能源节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连市十二五能源节规划.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14 2015/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连市十二五能源节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连市“十二五”能源节约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大连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节能工作回顾
(一)主要指标完成良好
(2005年不变价),“十一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主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约在2%—16%之间。截止2010年,供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和水泥综合能耗在全均值均低于国家中长期规划指标值。“十一五”期间,%%的增长,。
(二)节能机构逐步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41个市直部门领导参加的大连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各级政府节能工作领导体系和节能工作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把节能工作
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考核指标。
建立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强化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积极推进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百余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确保重点企业完成了累计节能2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对142家重点用能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的企事业单位下达节能指标,建立节奖超罚制度。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构节能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发展良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风电、核电设备以及太阳能产业等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也不断壮大;以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依托港口和口岸优势,全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造船、石化、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全面升级。
“十一五”期间,通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我市重点耗能企业工艺装备和产品技术含量,促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全市共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77万吨,关闭造纸企业35家、非煤矿山31家、鱼粉加工企业14家、粘土砖瓦窑生产企业97家,将372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列入淘汰《目录》。
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对全市36个大类工业行业、106种重点用能产品、43种在用主要用能设备分别制定能耗限额标准,设立能耗准入限额,强化控制与监管。
(四)积极推广节能技术,节能工程成效显著
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支持以十大节能工程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实施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机组脱硫及供热改造工程,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开发区热电厂热电设备综合节能改造工程,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水源热泵供暖工程、低真空供暖工程等13项重点节能示范工程,。完成了重点用能单位5000台在用工业锅炉及新安装投运锅炉的节能减排经济性检验工作,其中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锅炉达905台,工业锅炉热效率提高6%。
(五)多领域节能全面推进,全社会节能框架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全市节能领域不断拓宽,建筑节能、交通领域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筑节能成效显著。加强对新建建筑节能管理,新建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部达到国家65%和50%节能设计标准;加大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作力度,实施了52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程,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任务;完成产业化成品住宅示范工程18项,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成品住宅建设比率已接近20%,累计建成节能建筑4200余万平方米。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评审工作,先后有15个工程被评为大连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积极探索建设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的超低能耗建筑。
交通节能积极推进。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5%;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投入营运的新能源车已达732台,报废更新高耗能老旧营运车辆11760台;在公路建设与养护工程中应用了旧沥青路面再生、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等新技术。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初步建成。“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各级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建立了公共机构用能数据库。投入819万元财政资金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机关节电率、节水率、车辆节油率较2005年提高近20%。
二、“十二五”节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