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婴幼儿湿疹.doc

格式:doc   大小:1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婴幼儿湿疹.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7/12/10 文件大小:1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婴幼儿湿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婴幼儿湿疹
婴幼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发生主要与婴儿体质有关,加上喂养不当(多见于食牛奶的婴儿),内生湿毒,外受风邪,脾失健运所致,所以湿疹的出现常常是小儿消化不良的反应。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乳儿时期,一般在出生后1~2个月发病,也有在生后3~4周即发病,一般至2岁左右自动缓解。皮疹好发部位是前额、头皮、脸部、腮窝、肘窝以及颈、腕等处,有时遍及周身。开始皮肤发红,继之出现红色细小点状丘疹及疱疹,而后融合成片,渗出浆液,干燥后形成树胶状痂盖,由于痒感剧烈,患儿常烦躁啼哭。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婴儿湿疹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疾病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皮疹的多形性表现,显著搔痒和反复发作,不难诊断。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夏季或流涎、腹泻小儿,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者。有时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斑贴试验往往不易表现出。
在尿布区域或肛周、腋下等处发生湿疹时,须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鉴别。前者位于尿布区域会阴、股内侧,境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或少许丘疱疹。勤洗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干燥即可治愈。念珠菌感染则为淡红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外围散在小斑片,边缘可有少量鳞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时往往常合并鹅口疮、口角炎等。
用以下药膳治疗或辅助治疗
(一)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二)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三)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四)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五)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