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 副本[精选PPT].pptx

格式:pptx   大小:50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 副本[精选PPT].pptx

上传人:yzhqw888 2017/12/11 文件大小:5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 副本[精选PPT].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产品知识
内容提要
一、小儿发烧的定义
二、发烧是如何形成的?
三、小儿发烧的原因
四、小儿发烧的危害
五、发烧热型
六、小儿发烧的处理方法
七、常用退烧药物介绍
八、对乙酰氨基酚历史简介
九、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产品介绍
十、乙酰氨基酚灌肠液临床论证
十一、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和同类产品比对
小儿发烧的定义
℃~38℃为正常。一般定义:℃,℃,℃为发烧。
发烧是体内第一道“防护墙”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有时,发烧也不全是坏事。
发烧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对发烧的病体生理学上的机转,还有很多的地方不甚清楚。目前已知道的是内***,滤过性病毒、细菌、抗原抗体结合体及肾上腺皮质素等进入身体后,直接或经淋巴球的刺激,多核性白血球或单核白血球就可被激活而自血液循环中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此种物质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发烧,可通过自主神经发烧使血管收缩,或通过躯干运动系统使肌肉发生颤抖;这样一来,表皮血管收缩,体温散失减低而肌肉活动增加,热量产生提高,即形成发烧。
小儿发热的原因
小儿高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变态反应,例如疫苗接种、输液和输血的变态反应、异体血清以及过敏反应等都可以引起急性高热;
(2)中暑、某些颅内损伤、癫痫和惊厥的发作、新生儿脱水等也可引起急性高热;
(3)急性传染病早期或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急性高热;
(4)某些恶性肿瘤,例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等可能引起小儿长期高热;
(5)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也可引起小儿长期高热。
小儿发热的危害
2、高热本身对人体的损害
(1)脱水:发热时由于体温的升高,需水量比平时提高10%,经皮肤蒸发的水分明显增多,因此,高热时,往往因脱水而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机体缺乏水分时,血液循环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减少。这就使体内的代谢产物难以排出,损害机体,甚至发生酸中毒,休克。严重的缺水可使血液浓缩,本身可导致发热。血液浓缩又可产生高钠血症,会引起不可逆性脑损害。(2)高热惊厥:婴幼儿在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症状,多见于6个月~3岁之间的小儿,这种惊厥如果持续发作可致脑损害。(3)细胞破坏:40 ℃以上甚至超高热时(41 ℃或更高时),细胞代谢紊乱而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损害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脑、肾等。而持续高热本身也可致细胞变性、坏死,所以要紧急处理,降温。
发烧热型
(1)稽留热:发热持续在39 ℃以上,每热体温波动在
1 ℃以内,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多见于伤寒、副伤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叶性肺炎等。
(2)弛张热: 每日体温波动在2 ℃以上;多见于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感染、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
(3)间歇热:发热39℃以上,经数小时下降至正常,经一至数天又再次发热;多见于间日疟、三日疟等。
(4)双峰热: 在24 小时内有2次波动,形成双峰;多见于脊髓灰质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等。
发烧热型
(5)不规则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波动较大;多见于风湿热、脓毒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渗出性胸膜炎、恶性疟疾等。免疫缺陷病平时表现为低热,但由于易发生反复感染,在感染急性期为高热,热型不规则,以复发性为其特点。
(6)波浪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达到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经过一段时间间歇后,再次上升,反复多次呈波浪式;多见于布鲁菌病、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7)双相热:发热持续数天后,仅一至数天热退期,然后又发热数天,再次退热;多见于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脉络膜丛脑膜炎等。
(8)长期低热:应考虑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慢性肾孟肾炎等。
小儿发热的处理方法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信号。若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即使热退下来还会再次升高;退热本身也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时,可暂不给予退热治疗,如小儿精神、饮食等方面都较好,可密切观察一段时间;高热时(>℃~39℃),无论小儿精神等各方面状况如何,均应及时给予退热治疗。退热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