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偏瘫患者早期运动训练分享
2017/12/11
一、偏瘫
(一)概念: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偏瘫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
(二)运动功能分期
Ⅰ期弛缓期:急性期发病后,患侧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Ⅱ期痉挛期: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痉挛、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Ⅲ期共同运动期:痉挛进一步加重,共同运动达到高峰;
Ⅳ期部分分离运动期:痉挛开始减弱,开始脱离共同运动,出现部分分离运动的组合;
Ⅴ期分离运动期:痉挛明显减弱,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
Ⅵ期正常期:痉挛逐渐消失,各关节可完成随意运动,协调性和速度接近正常。
(三)目的:
⒈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⒉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供给。
⒊增强肌力,防止肌肉委琐,软组织粘连。
⒋维持和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关节僵硬,粘连,挛缩。
⒌调整运动的协调性,改善肢体功能。
⒍调节精神,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肢体功能。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瘫痪病人(包括全瘫,肌力减弱者)、肢体骨折病人。禁忌症:病人心,肺,肝,肾严重补全、活动性颅内处血
主要内容
1 良肢位摆放
2 ROM维持
3 床上活动
4 体位转移
1 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
在患侧肩的后面和患侧骨盆下方各放一个枕头,
肩胛骨保持前伸,上臂外旋,肘伸直,前臂旋前,
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展。
1 良肢位摆放
患侧卧位
身体略向后仰,背后垫一枕头,避免偏瘫侧肩膀
直接压在身体下方。让偏瘫侧上臂充分前伸,
同侧肘部、腕伸展,手心朝上,手指自然伸展,
不握任何物品。健侧上肢可置于身体上。偏瘫
侧大腿伸直,膝关节略屈曲;在偏瘫侧下肢前
方一枕头,将健侧下肢屈曲放于该枕头上。
关节被动运动:患者家属或医生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可预防患者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同时还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这项康复治疗应与体位摆放同时进行。
神经瘫痪后所导致的肌无力和肌痉挛状态时,若无适时、恰当的康复介入,即会导致肌肉、肌腱、关节内外结缔组织的挛缩,从而加重瘫痪肢体的功能障碍。
2 ROM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