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设计一般要分三个阶段,即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
1较易就地取材,来源方便,价格较便宜。
2砖石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而且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满足房屋耐久性的要求。
3砌筑砌体时不需要模版和特殊的施工设备,节省木材,钢材和水泥。
4砖墙和砌块墙体的隔热保温较好,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围护结构。
5当采用砌块和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砌体结构的缺点也比较突出
1砖石砌体的强度相对较低,一般需要采用较大截面的构件,材料用量多,自重大,运输成本也高。
2现场砌体砌筑难以采用机械替代手工操作,施工繁重,条件差。
3砖石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较低,抗震能力差。
横墙承重体系承重特点,主要楼面荷载的传递途径是:板→横墙→基础→地基
1每一开间均设横墙,横墙数量多,间距较密(通常为3~)
2对设置门窗大小和位置的限制较少,建筑设计上容易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3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墙体用材比较多。
纵墙承重体系: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梁(或屋架)→纵墙→基础→地基
1纵墙是主要承重墙。容易满足使用上大空间和灵活布置平面的要求。
2由于纵墙承受的荷载比较大,一般不能任意开设门窗洞口,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往往受到限制。
3相对于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的横向刚度较差,楼(屋)盖用料较多,而墙体用料较少。
多层砌体房屋的主要震害特征。
1墙体的损坏:一般呈交叉裂缝,主要是墙体的抗剪承载强度不足,在水平地震反复作用下,墙体出现X形交叉缝;墙体高度比比价小的窗间墙和门垛,则在剪弯双重作用下,易在墙体中间部位出现水平裂缝。横墙较少时将会使纵墙在窗口上下产生水平裂缝。墙肢长度不均匀其震害较重。在房屋的外转角,内,外墙交接处,由于应力集中,一般破坏严重。如果内外墙连接差,在交接面上会形成通缝或脱开,严重时外墙会甩出主体结构,整片倒塌。墙体一旦丧失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将导致楼盖或屋盖的坍落。
2楼板,过梁或大梁搭接长度不足,易造成构件塌落,以致整体倒塌。预制楼板与墙体连接差,地震时,楼板撞击墙体侧向约束较差,特别是屋顶,一般比房屋其他部位破坏严重。
3楼梯间由于墙体侧向约束较差,特别是屋顶,一般比房屋其他部位破坏严重。
4女儿墙,出屋顶烟囱,附墙烟囱,出屋顶房间等。由于“鞭鞘效应”,地震时易破坏和倒塌。
5抗震缝过窄,两侧墙体易发生碰撞而毁坏。
6设有风道,烟道,垃圾道的墙体,由于其强度削弱也易造成破坏。
7有的房屋出现整体侧向弯曲破坏,表现为底层窗台上产生水平裂缝和横墙门洞过梁裂缝。
结构选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限制砌体结构房屋的高度,层高以及高宽比。2合理设置防震缝。3限制抗震横墙的间距。4控制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5地下室与基础。6采用配筋砌体。
排架结构一般是有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屋架,吊车梁,柱及基础等构件组成,是单层工业厂房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基本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