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内容和形式范畴——与王鹏令同志商榷.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内容和形式范畴——与王鹏令同志商榷.pdf

上传人:yzhlyb 2015/4/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内容和形式范畴——与王鹏令同志商榷.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杜会科学版)
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论内容和形式范畴
一一与王鹏令同志商榷
王孝哲

内容和形式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王鹏令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 1 9 8 3 年
, ,
第 6 期上发表了《内容和形式范畴新议》一文对这一范畴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见
。, 。,
解我认为王鹏令同志的观点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与王

鹏令同志商榷
( 一)
, ,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
内在要素的总和, 而“形式”则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 ,
( 内部形式) 我是赞成这种解释的我认为所谓“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在
,
观察和分析事物时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成所内含的东西以及这些内含的东西的存在形
、, ,
式表现形式这么两个侧面并进而探究这两个侧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对范
。, 、。
畴对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含义应当也只能作出如上的规定
, 。, ,
可是王鹏令同志却不同意这种规定他认为按照这种规定在分析有机化学中
的同分异构现象( 如甲醚和乙醇) 和物理化学中的同素异构现象( 如石墨和金刚石)
, , ,
时很难把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贯彻到底; 而且把内容归结为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 、。
又必然会得出内容只能受动于形式内容本身是一种消极的僵死的东西的错误结论
, 。
我认为并非如此
, ,
首先按照通常的关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规定以及内容和形式相互关系的原理果真
。,
无法解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素异构现象吗? 非也这里关键的是应当看到同素异构体
, , ,
( 如金刚石和石墨) 之间同分异构体之间只是化学元素完全相同并不是内在要索

完全相同
, , ,
就金刚石和石墨来锐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和石
, 。
墨中的碳原子在原子能量和核外电子层结构上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根据现代原子结
, , , 。
构理论碳的原子序数是 6 核外有 6 个电子分为两个电子层它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 1 5 2 5 ZP x Z P , Z P z

! 了一厂不即基态碳原子核外第一电子层 1S 轨道上有二个成对电
是厂下一
} l , l 丫口二上上少
! , ,
子; 第二电子层即最外电子层上有四个电子其中2 5 轨道上有二个成对电子 Z P x 和
, 。,
Z P 轨道上各有一个孤电子量子化学的杂化理论指出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金刚石或
, 。
石墨时碳原子核外的电子轨道须进行杂化首先是 2S 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空
, ,
的 ZP : 轨道上使最外层的四个电子各以相同的自旋方向分别占一个轨道因而碳原子
, , , , . 、
_ 二、, 2 Z x Z , 2 2
_ _ _ 5 P P P 。。
y : 这个激发和杂过程要一定的能量然
最卜甩寸层活构父取刀下, { 化需
} 丁l 个个个
, . ,
~ x v z
_ _ _ 2 5 Z P Z P Z P { ,
一 2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