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传染病的防护管理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4,936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的防护管理幻灯片.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2/12 文件大小:4.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的防护管理幻灯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的防护管理
感染科
法定传染病的由来
2003年SARS的爆发,暴露了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卫生部明确提出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在全国建立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 制定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信 息发布制度。
2003年11月建成国家疾病监测数据中心
机房。
200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基础疫情报告系

2004年4月26日正式启动医院死因报告系

2004年12月1日立法规定法定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甲、乙、丙三类,共39种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强制管理传染病,共2种,鼠疫、霍乱。
严格管理传染病,共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肺结核等。
甲类
乙类
丙类
传染病的分类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送到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甲类传染病应发现后两小时进行网络直报,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应在发现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细菌
病毒
人群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因此,对于传染病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说,
强健个人体魄与科学防护措施同等重要!
细菌
病毒
病原体的致病力:
侵袭力、毒力、
数量、变异
是否发病
机体的免疫力:
特异性
非特异性
科学防护措施
预防接种
身心休息
加强营养
传染病发病原因分析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并适当作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对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设法消灭。
一、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和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或)动物。
二、切断传播途径
,在公共场所及家居必须保持空气
流通,必要时应进行空气消毒。
,着重在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
护水源、个人卫生等方面采取措施。
,可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以达到
防虫、杀虫、驱虫的目的。
,如血吸虫病,应
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消灭钉螺、治疗病人及病牛、管理水源、管理粪便及个人防护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