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
题目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新疆农业大学食药学院
柑橘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名字指导教师
摘要:柑橘是我国主要水果之一,柑橘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烂果现象十分普遍,轻者腐烂率为10%-20%,重者达30%-40%,有的甚至高达60%-70%,这给果农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贮藏保鲜是柑橘产业化生产中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技术措施。以下主要从柑橘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关键词:柑橘;贮藏;保鲜;技术
Advances on physiology, storage diseases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Citrus
Abstract:Citrus is one of the main fruits of Citrus in China, during storage of fruit rot mon phenomenon, the lightdecay rate is 10%-20%, or 30%-40%, some even as high as 60%-70%, which causes economic losses to growersgreatly. Storage i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itrusproduction, maintenance,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loss of valu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seases during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following from Citruspostharvest physiology, introduced.
Key word:Citrus;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1、柑橘采后生理
柑橘采后呼吸代谢
呼吸作用与果实的品质变化、贮藏寿命及生理病害息息相关。探讨果实呼吸代谢与果实贮藏中品质变化和衰老的关系,研究生理生化特征性指标的变化规律,都是关于柑橘采后生理重要的研究课题。柑橘贮藏,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以及采取其他一切可能的技术措施,以期将果实的呼吸作用降低在最低且无害的水平,延长果实的保鲜保质时间。贮藏条件中,贮藏温度对呼吸代谢影响最为明显。试验证实,呼吸作用最活跃的部位在果皮
[1]。柑橘作为非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衰老时的呼吸作用一直缓慢减弱。柳建良等人[2]研究发现,贡柑在低温和冰温条件下贮藏时会诱发呼吸高峰的出现,且均伴有乙烯释放量的增加;陈华等人[3]研究发现,间歇升温可以刺激柑橘呼吸强度的升高,同时,间歇升温也消耗了较多的呼吸底物,其在柑橘果实贮藏中的利弊还应根据实践中的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柑橘采后水分代谢
水分是影响果实新鲜度、脆度和口感的关键因子,但果实采后水分容易散失。降低柑橘水分散失和失质量率,防止果实萎蔫及风味异变,是柑橘贮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已证明水分主要是通过果皮散发到体外[4]。单果包装、打蜡、涂膜等处理技术在控制水分散失方面效果显著。柑橘枯水是柑橘采后主要生理病害,枯水的果肉变干、变硬、变淡。张迎君等人[5]认为柑橘果实枯水是果肉组织的糖、酸营养物质的消耗,贮藏中果皮组织第二次生长争夺果肉组织的营养物质,使果肉组织衰老而出现枯水。还有人认为提高果皮组织中的 POD 活性可减少果实枯
[6]水。
柑橘采后酶代谢
抗氧化性酶是植物体内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有利于提高其抗氧化性,从而延缓衰老[7]。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果实成熟衰老的参数指标。近年来,温度预处理对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影响,酶系统在果实和果肉中的生理代谢关系和果实成熟衰老的酶调节机制等正在逐步展开。研究表明[8],衰老期间 SOD 为了猝灭自由基,自身会被逐渐消耗,表现为活性下降。周春华等人
[9]研究认为,20 ℃预处理果实在贮藏后期 SOD 和 CAT 能较好地协同作用清除 O2-,果实受自由基伤害程度最小,果实衰老得以延缓。温度预处理引起的 POD 活性上升可能与提高果皮木质素含量,加速受损细胞的迅速愈合有关,而贮藏后期 POD 活性的上升可能与果实的衰老有关。黄向红等人[10]认为常温贮藏的瓯柑果实
POD 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叶茂宗等人[11]研究发现,常温贮藏过程中,红橘果实中的 POD 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柑橘糖和酸代谢
糖、酸作为柑橘营养物质,与柑橘的风味品质密切相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