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格式:doc   大小:661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7/12/13 文件大小:6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梧州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市用地 3
第三章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5
第四章建筑间距 7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10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13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 15
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 17
第九章绿地 19
第十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山坡地带的建设工程 21
第十一章其他规定 22
附录一名词解释 34
附录二一类建设控制区范围示意图 36
附录三建筑间距图……………………………………………………35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法规、技术规定,结合梧州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在梧州市进行与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进行各项建设等有关的活动,必须按照本《技术规定》执行。
我市制定的现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凡与本《技术规定》不一致时,一律以本《技术规定》为准。本《技术规定》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和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详细规划及以下设计阶段。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已经上报批准的,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执行,未经上报批准的,应执行本规定的要求。
设计方案会审后,应按会审纪要修改意见要求进行调整修改,并上报调整方案。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工程(包括地下建筑物、构筑物)。
列入我市民宅整治控制规划的33个片区(街坊)按其整治控制规划执行。
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旺甫镇、夏郢镇和倒水镇的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技术规定》的解释权属梧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梧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
第二章城市用地
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用地性质的确定必须与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相符合。凡需要变更规划用地性质和范围的,须按以下规定:
(一) 用地性质和范围的变更在符合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下,经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对原规划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人口容量、环境等不受影响、或影响在容许范围内,允许对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作适当的调整。规划用地性质的变更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报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土地使用相容性按表一《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表》规定执行。
(二) 涉及学校、医院、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文化设施、公共体育场(馆)、停车场(库)、集市贸易市场、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设施用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用地和其他重要公共活动场地的用地性质和范围的改变、调整,除了提出相应的调整规划,包括如变更规模或置换位置等规划和对策外,尚需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最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学校、医疗、体育、公共绿地和文化设施等特殊公益性事业用地,在其配套区域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用地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其用地性质不得变更。
(三) 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自治区政府审批。

地质灾害危险区内,除进行危岩滑坡整治、绿化和必不可少的市政工程外,严禁其他建设活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从严控制工程建设活动。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申请选址,必须先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经有关部门审查认定。
根据梧州市现状,按照《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梧州市城市规划区划分为两类建设区,以不同的控制指标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具体划分如下:
一类建设控制区:河东旧城区,即北至冷水冲、东至云龙桥、西至桂江、南至西江的用地范围。(见附录二)
二类建设控制区:除上述一类建设控制区之外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其他地区。
建设净用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各项建设项目,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设净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000平方米;
(二)高层居住建筑为2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9层至15层);
高层居住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16层以上);
(三)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24米,小于50米);
高层公共建筑为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50米);
(四)建设净用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调整建筑容量指标后核准建设:
(1) 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