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x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14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肤性病学总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皮肤性病学总结
第一部分皮肤病学总论
皮肤的结构
P5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皮沟:皮肤借皮下组织与深部附着
皮嵴(皮丘):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多走向的细长隆起
皮野: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成菱形的或多角形微小区域
P5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ケラチノサイト)、黑素细胞(メラノサイト)、朗格汉斯细胞(ランゲルハンス細胞)和梅克尔细胞(メルゲル細胞)等构成。
P6表皮中角质形成细胞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有ぎょく層)、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P6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表皮のタ―ンオ―バ)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共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P10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P11毛发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月)
皮肤功能
P14皮肤的功能:1屏障 2吸收 3感觉 4分泌和排泄 5体温调节 6物质代谢 7免疫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P19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的定义及各包括几种
皮肤性病临床表现的体征称皮肤损害,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
原发性皮疹的定义: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原发性皮损包括
1斑疹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大于1cm称斑片
2斑块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
3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4风团 5水疱和大疱 6脓疱 7结节 8囊肿
继发性皮损的定义: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继发性皮损包括1糜烂 2溃疡 3鳞屑 4浸渍 5裂隙 6瘢痕 7萎缩 8痂 9抓痕 10苔藓样变
P25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ニコルスキー现象)
是某些皮肤病(如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P116皮肤划痕症(人工じんま疹)
亦称人工荨麻疹。
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①划后3 ~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②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生这种反应;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组***、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其他常用的实验室技术
P33直接免疫荧光法(DIF)的定义
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中存在的抗体和补体。将冷冻切片组织固定在玻片上,滴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或抗C3抗体等,经孵育、清洗等处理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组织中有人免疫球蛋白或C3沉积,则荧光抗体与之结合呈现荧光
P33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的定义
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