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brnpnu31 2017/12/14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非信贷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建立真实、全面、动态反映非信贷资产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的能力,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和《广东省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联社及辖内各信用社。
第三条本细则中的非信贷资产是指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各类资产。
第四条本细则所指非信贷资产根据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安全性和风险性两类。其中:
安全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等非信贷资产项目;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投资类资产、委托及代理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资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历年挂账亏损等。
第五条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以下简称风险分类)是根据风险程度对非信贷资产质量作出评价并划分为不同档次的非信贷资产分类方法。通过风险分类达到以下目的:
(一)促进联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
(二)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非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非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
(三)发现和分析非信贷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处置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四)为判断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充足性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
(五)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
第六条风险分类应遵循风险、真实、审慎及动态原则。
(一)风险原则。风险分类以非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以预计损失程度为主要分类标
准。
(二)真实原则。广泛搜集非信贷资产的各类信息,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充分估计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反映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
(三)审慎原则。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分风险类别。对减值迹象判断困难或计量精确性受到影响的,应运用审慎的专业判断和稳妥的分类方法。
(四)动态原则。当出现有可能影响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因素时,应适时、动态地对相关资产进行重新认定与分类。
第二章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分类方法
第七条本细则按照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和预计损失程度,依据一定分类标准和方法,将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非信贷资产。
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特征是:
正常类:资产未出现减值迹象,资金能够正常回收,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及收益会发生损失。
其基本特征为“一切正常”。
关注类:资产未发生减值,但存在一些可能造成资产及收益损失的不利因素。其基本特征为“潜在缺陷”。
次级类:资产已出现显著减值迹象,即使采取各种可能措施,资产仍可能形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其基本特征为“缺陷明显,损失较小”。
可疑类:资产已显著减值,即使采取措施,也肯定要形成较大损失。其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损失较大”。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资产仍然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损失”。
第八条风险分类严格对照核心定义,认真区分不同资产的风险特点,通过分析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结合非信贷资产的形态、对象、权属、账龄等因素,准确把握资产的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确定分类结果。具体分类方法:
(一)风险分类法。根据资产账龄、交易对手履行合同和债务偿还能力等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投资类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
(二)账面价值法。根据资产的特性、合同及账面的价值,能直接确认有无损失或损失程度,将资产直接按照账面价值和损失程度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历年亏损挂账等。
(三)可变现净值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账面余额,扣除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后的差额部分,作为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可变现净值是指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相关处置税费后的金额。
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
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 ×100%。
主要适用于待处理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
(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估算投资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
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