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智慧仲恺”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现状与需求 4
(一)信息化发展现状 4
(二)信息化建设需求 10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总体目标 13
(三)建设内容 14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16
(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6
(二)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7
(三)推进电子政务转型升级,建设服务型政府 17
(四)加强产业信息化,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18
(五)推进社会民生信息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18
(六)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19
(七)加强区域合作,做好深莞惠一体化建设工作 19
第四部分重点工程 20
(一)CityLiveID(城市聚合服务云) 20
(二)惠州云计算中心运营支撑平台 21
(三)信息资源共享云 23
(四)公共政务服务云 24
(五)区域基础教育云 26
(六)基层卫生医疗云 27
(七)企业应用服务云 28
(八)社区(村务)服务云 31
(九)“平安仲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32
(十)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34
第五部分建设计划和步骤 36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38
(一)组织保障 38
(二)政策保障 39
(三)设施保障 39
(四)资金保障 39
(五)人才建设 40
前言
仲恺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惠州市惠城区,南靠深圳,西接东莞,区内有惠深、惠河、广惠、莞惠高速公路和京九、惠澳铁路通过,交通非常便利。2010年2月,仲恺高新区启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建立一级财政管理体制,扩大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目前,仲恺高新区下辖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地及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等5个镇(街道),面积3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
自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仲恺高新区提出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思路,举全区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4+1”产业特色品牌(其中“4”是指以平板显示、LED、新能源、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是指以云计算应用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服务业,“4+1”互为供应链,产业关联度很高)和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
为适应仲恺高新区的新形势与大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新的机遇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必然的需求,也是提高城市智慧程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仲恺高新区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基本属于空白。为了进一步推动仲恺
高新区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在科学发展、创新趋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特依据《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仲恺高新区“慧云计划”行动方案》等,制定《“智慧仲恺”行动计划(2013-2015)》。对仲恺高新区的信息化建设起到指导作用,达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节约资金,整体高效的目的。以期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仲恺”,整体提升宜工、宜商、宜居的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信息化建设示范区。
第一部分现状与需求
(一)信息化发展现状
1、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截止至2012年12月,仲恺高新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主干道、%,%,家庭宽带普及率达66%,无线宽带高新区的有效面积覆盖率达到100%,高速公路覆盖率达到100%、国道覆盖率达到100%、铁路干线覆盖率达到99%,省道覆盖率达到98%。2012年12月仲恺高新区将完成覆盖了47所公立中、小学校的仲恺校园网建设,网速根据学校规模从4M到20M不等,从而整体提高教育信息化能力及形象。下一阶段,仲恺高新区将继续通过实施“光网城市•宽带惠州”和“幸福农村”工程,全面推动下一代宽带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全面部署。
2、农村信息化不断加强
2012年,为推进仲恺高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农村公用设施建设,仲恺高新区新建和改造10家农家店,加快商品物流的流通和便民;为农户开通宽带和互联网电视,实现全区85个自然村开通光纤到村,为2500户农户开通宽带和互联网电视,全区301个自然村均全部通光纤,加快了全区信息化的建设;推进农村供电网络建设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约 30 千米,新建及更换配变约150台,彻底解决高新区居民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