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中学生追星现象的调查研究
设计人:赵蕊、代宇涵
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梦薇
组员:代宇涵、赵蕊、汪静、陈隆鑫、王小牧
指导老师:洪漩
课题的意义:
追星,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追星族”这个名词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似乎是“追星”的易感人群,在因某个明星而尖叫的人群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学生们的脸。
这种现象实在是不能不使人担忧——当然全盘否定未免过于偏激,但追星的害处也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现研究一些青少年追星现象及原因,深入探究剖析,最后分析总结。研究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广大学生正确看待“追星”行为,修正自己的追星观念,做到适度而有益的追星
课题研究步骤:
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身边不同性格的中学生人群,分析调查表,并统计结果。
上网查找关于明星的资料,背景,成长历程,选择一个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对粉丝尤其是中学生的影响。
选择追星的中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了解他们对追星的心声和看法,并做成视频。
整理一些粉丝与明星的照片。
总结
课题研究方法:
上网搜查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预期效果
每个同学对“追星”现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能正确看待追星问题,做到正确追星
了解到追星的利与弊
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树立为榜样,拥有奋斗的目标和奋斗精神
能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活动
2005年9月17日,张杰参与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慈善拍卖会,并现场演唱[114] 。
2006年10月16日,他参加上海《闪电星感动》慈善节目;12月16日,他参加MY RADIO慈善募捐晚会。
2009年4月3日,他参与济南《天下无双》“博爱在齐鲁”大型公益群星演唱会;5月7日,他为彬伊奴品牌代言并降低代言费20万捐赠物资给四川地震灾区;5月10日,他参加壹基金慈善徒步走活动;5月12日,他在汶川大地震孤残儿童救助专项基金慈善答谢晚宴献唱;12月14日,他在MusicRadio爱的5003工程慈善晚会献唱,并现场捐助十个孩子三年生活费。
2012年7月17日, 张杰向北斗星空爱心基金捐赠200万
张杰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捐资200万元用作北斗星空爱心基金的创始资金。北斗星空爱心基金旨在关注青少年文化教育,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扶弱济困,组织和实施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公益活动。同年11月30日起,他担任“康王爱心公益大使”,携手康王继续努力致力于公益践行。同年12月9日,“孩子,我们爱你”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2大型慈善表彰晚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现场表彰2012年为中国儿童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张杰因多年资助贫困地区孩子获得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
追星反面实例
杨丽娟,甘肃兰州人,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开始卖房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
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总结
明星对中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有些明星的做法是违法的,给中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分的追星影响学业,追星费时费钱,只重视时尚的娱乐明星,快餐文化,而忘记了中华传统的文化
尽管世人对中学生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中学生追星现象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也有积极的一面:明星成为中学生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学习明星身上刻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
在看法上同学们也都有些不同,有的认为追星非常好,可以增加课外意义,有的同学认为有双面性,有利有弊,要把握一个度,不拿追星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也有同学认为追星对我们成长没有帮助。 可以在调查中得知学生面对追星的态度是有利有弊。有他的好处也有他的坏处。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年从童年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梦想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即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向大人那样成熟。便从明星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崇拜他们,以成为他们心中的可渴求。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梦想。心中追求的人生目标个偶像,当前的明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也不要义无反顾的反对。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