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会展项目论文BIM技术应用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展项目论文BIM技术应用论文.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12/14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展项目论文BIM技术应用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展项目论文BIM技术应用论文
摘要:场馆建筑具有人流量大、人身安全保障高等特点,通过建立建筑物BIM模型,将模型导入专业的逃生分析软件中,并通过对各类不同人群逃生能力进行设置,模拟整个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情况,也可以模拟各种预先设置的疏散方案,通过模拟结果优化疏散方案,最后得到最佳疏散方案,在安全方面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提供支持。
2014年国家会展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于项目自身庞大、各项系统衔接复杂等特点,
我们作为项目业主方主动发起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平台建设工作。
1项目情况介绍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项目,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北方经济中心建设、优化国家会展业战略发展布局、打造全球会展新高地的重要平台。项目将以内外贸结合、进出口结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为发展模式,立足环渤海,辐射东北亚、面向全世界,努力成为具有持续领先能力的国际一流会展综合体。项目东至国展路、南至天津大道、西至蓟汕高速公路联络线、北至海河,规划可用地面积约13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0万m2,其中室内展馆40万m2、室外展场10万m2,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型单层展馆、室外展场及会议中心、餐饮、办公和酒店等会展辅助设施。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地处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位于海河中游南岸,规划东至卫津河、南至天津大道、西至蓟汕联络线、北至海河南道,,建筑体量庞大、造型规整,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120万m2,其中展馆约40万m2。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2万m2,室内展览面积20万m2,室外展览面积10万m2。
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整体布局西侧为高24m单层展馆,东侧配备充足的商业配套。展馆以简洁的十字轴心动线串联,单层无柱结构设计和开阔的室外展场能够满足举办重型题材展览及相关活动的需求。
国家会展中心统筹兼顾功能实用性和经济性、使用便利性、运营集约性。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与国际知名展览机构的合作,承接国际会展产业转移,创新“南轻北重、南出北进、南外北内”的新模式,形成“南、中、北”分工合作的展览布局。
国家会展中心“以人为本”,客商可在各展厅间自由穿行;抬高的中央连廊为客商提供多样化的需求;周边设有大型货车轮候区,直接与内部环线系统相连;内部物流通道连通各展厅,实现客货分流。
每个展厅规格均按展览规律设置,长150余m,宽80余m,;净高16m,地面荷载5T或8T;吊点达到200KG;相邻展厅可以便捷组成更大的展览空间。室外场地面积10万m2,地面荷载10T,可以满足各种规格展品的展示。
2 BIM在本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际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来获取信息。而在建筑设计领域,将会看到很多承包商,为自己的工作人员都配备这些移动设备,在工
作现场就可以进行设计。

现在可以把监控器和传感器放置在建筑物的任何一个地方,针对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湿度进行监测。然后,再加上供热信息、通风信息、供水信息和其他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汇总之后,设计师就可以对建筑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
--云端技术,即无限计算
不管是能耗,还是结构分析,针对一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都需要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甚至,我们渲染和分析过程可以达到实时的计算,帮助设计师尽快地在不同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这种技术,通过一种激光的扫描,可以对于桥梁、道路、铁路等等进行扫描,以获得早期的数据。我们也看到,现在不断有新的算法,把激光所产生的点集中成平面或者表面,然后放在一个建模的环境当中。3D电影《阿凡达》就是在一台电脑上创造一个3D立体BIM模型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为客户建立可视化的效果。值得期待的是,未来设计师可以在一个3D空间中使用这种进入式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直观地展示产品开发的未来。

BIM是一个工作流程,而且是基于改变设计方式的一种技术,而且改变了整个项目执行施工的方法,它是一种设计师、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合作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想法。
除了完成方案、施工图、效果图、动画、虚拟现实这些基本产品以外,一个出色的BIM系统,可以把建筑法规编制在BIM系统里,可以将成千上万建筑师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在系统中,让普通建筑师能够工作同时享受成千上万建筑师知识的指导校核过程,提前校核与自动校核更是能解决建筑工程中的纠错问题。即使再有经验的建筑师、总工,都无法真正做到一丝不漏的境界,甚至会出现错误倾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