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0.ppt

格式:ppt   大小:9,588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0.ppt

上传人:86979448 2017/12/15 文件大小:9.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0.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JGJ55-2010
宣贯辅导材料
个人简介
中国水电三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电集团公司路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工作简历:
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混凝土室主任
三峡EL82混凝土系统总工兼试验室主任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铁三标段中心试验室主任
中国水电三局海阳核电试验室项目部第一任项目经理
手机:********** 邮箱:xkj1964@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修订背景、内容和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修订背景及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
当今混凝土发展的特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修订主要内容
标准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水胶比的确定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混凝土含砂率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的应用及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修订背景及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
1)普通混凝土:是指干密度在2000kg/m3~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它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种类。
2)混凝土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获得了“波特兰水泥”专利证书,并被认为是现代水泥的鼻祖;波特兰水泥的发明开创现代混凝土的历史。混凝土发展初期,由于科技水平较低,质量很差。1850年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弥补了混凝土抗拉性能较低的缺陷,在混凝土发展史上产生了次第一次飞跃。
3)混凝土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随着钢筋混凝土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大量混凝土材料的科学理论。1896年法国人费勒(Feret)提出了以孔隙含量为主要因素的强度公式;1918年美国人阿布拉姆(Abram D)通过大量试验建立了水灰比理论;1925年,利兹(Lyse)发表了水灰比学说和恒定用水量学说,奠定了现代混凝土理论的基础。1928年法国人弗瑞西奈()提出了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理论;同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得到了发明,充分发挥了混凝土与钢筋的协同受力性能,在减小结构断面、增大载荷能力、提高抗裂和耐久性等方面起到了卓越的作用,这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混凝土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1935年,美国人()研制出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通过强力搅拌、振动成型干硬与半干硬性混凝土,C50和C60等级的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服部健一博士研制出更高减水率的β-奈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减水剂,可用于配制C100等级高强或坍落度在200mm以上的混凝土。1964年联邦德国研制了磺化三聚******甲醛树脂减水剂,制备了高强或大流动性混凝土,将由人工或吊罐混凝土浇筑形式发展为泵送方式,促进了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水平的提高,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成为混凝土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材料高性能化的发展,聚羧酸系、氨基磺酸盐系等减水率高大流动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新型高性能减水剂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和应用。
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在混凝土拌和物形态上,可简单归纳为混凝土由塑性、干硬性到流态的替代发展过程;在混凝土应用技术上,也可以归纳为由简单应用、理论创新到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过程。
当今混凝土发展新特点
目前,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为25亿立方米,混凝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不同国家或组织预拌混凝土年产量(亿m3)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国
/




欧盟




/
美国


/

/
俄罗斯


/

/
当今混凝土发展特点
1)混凝土品种日益繁多,包括了塑性混凝土、常规流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和装饰混凝土等;
2)混凝土生产方式现场生产转变为预拌混凝土工厂生产,预拌混凝土成为市场主流;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混凝土混凝土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了混凝土生产行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