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大学语文》《伤逝》.ppt

格式:ppt   大小:1,27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语文》《伤逝》.ppt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7/12/15 文件大小:1.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语文》《伤逝》.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语文》
鲁迅《伤逝》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简介: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后改名为鲁迅。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是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伤逝》的创作背景
《伤逝》写作于一九二五年十月。
二十年代中期正是“五四”落潮的时期,退去“五四”高潮时的***与冲动,寂寞冷静中的人们开始有了合适的心境、时间和距离得以反思“五四”。正是这样的时代思想氛围孕育了这部作品的产生。
《伤逝》是爱情小说还是社会批判小说?
鲁迅的《伤逝》主要反映了“五四”个性解放者的困境,着力表达的是作者对“五四”时期盛行的“个性解放”、“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等时代思潮进行冷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
鲁迅作品对个性解放者的关注
“五四”个性解放者一直是鲁迅思想和创作中的关注重点,他们作为近代末期中国最先觉醒的少数知识精英,担负着传播真理,启蒙民众,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重任,不能不令人感动和关注。
个性解放者的现实遭遇
鲁迅在多篇作品中表现了这些“五四”个性解放者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所遭遇的现实困境。
《狂人日记》表现了一个觉醒的反抗者“狂人”所遭受的精神危机,被包括他大哥在内的一伙人围逼恐吓得几近精神疯狂;
《药》中革命者夏瑜惨遭反动势力捕杀;不仅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反被误解和被围观;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独战多数”,虽是那样的顽强,也终被守旧势力逼得处于绝境。
《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也曾是那样的勇敢无畏,并取得了自由恋爱的成功,但最终还是被守旧势力逼得家庭破裂,以至子君牺牲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