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暑降温常识讲座
2011年8月
何谓中暑
中暑的原因
中暑的症状和急救原则
预防中暑,你做到了吗?
何谓中暑?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37℃!
一级警报!
当气温超过37℃时,要小心了!
此温度下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中暑的原因
高温、高湿、低风速
非热区人员进入热区,机体对热还不适应,即投入
高强度的工作
炎热气候下较长时间的工作,负荷
过重又未及时休息
工作中出汗过多,饮水不足,补盐
不够
高温下穿不透气的衣服
中暑的症状及救治原则
中暑先兆
是指在高温下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
处,补充水和盐分,
并予以密切观察。短
时间内即可恢复。
中暑的症状及救治原则
轻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药物处理。如处理及时,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中暑的症状及救治原则
重症中暑
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
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的症状及救治原则
对于重症中暑病患,除了立即将其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