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绿色油化之都
——黑龙江大庆
大庆市市标:
石油之光
“大庆”名字的由来
大庆,因油而生。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有着紧密联系。 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平原的第三口基准井——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标志着发现了大油田。同年11月8日,在油井所在地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召开庆祝大会。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和省长李范五等领导赶来庆祝。途中,他们在车上议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上的一份厚礼,喜上加喜、应该大庆。在庆祝大会上,欧阳钦提议,把油井所在地的大同镇改为大庆镇。随后,黑龙江省作出了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此后石油部把这个新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并发展成为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的重要基地。
城市
名片
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全国文化模范市;
中国人居奖城市;
中国人居范例奖城市;
联合国人居范例奖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城市竞争力50强;
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创新型城市示范城市;
畅通工程示范城市;
CCTV中国魅力城市;
联合国迪拜人居范例奖;
中国创业城市;
福布斯中国最宜开办工厂20城市之一。
我是大庆电视塔O(∩_∩)O
I am
广电大厦
立交桥
大庆广播电视塔,高260米,是除了上海东方明珠(468米)、天津广播电视塔(415米)、中央广播电视塔(405米)、江苏广播电视塔(319米)、辽宁广播电视塔(306米)之外的国内第六大高塔。
大庆广播电视综合塔位于萨尔图区东风路甲1号。大庆广播电视综合塔全高260米(塔身高159米,天线桅杆高101米)。塔架底部外接圆直径为60米,大庆广播电视综合塔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全钢结构广播电视塔。塔结构为管状杆件,主塔身由729根主要构件组成,是采用高强度扭剪螺栓连接的空间桁架结构。塔基础为桩基结构,共采用141根开口钢桩,平均深度为27米。总重量为2,600吨。在塔147米至259米处设三层塔楼,,内设旋转舞厅、娱乐厅、室外观光平台等设施供参观游览。大庆广播电视发射塔,自重2600吨,塔底外接圆直径达60米,塔高260米,其中塔架是159米,天线桅杆101米,塔身呈正六边形,抗地震强度7级,抗风力9级,顶端的塔楼共有四层,在147-159米处。
大庆市广播电视局始建于1974年11月,2000年1月1日组建大庆广播电视集团,为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广电集团现拥有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三种宣传媒体。形成了由广播、电视、报纸构成的立体宣传网络。大庆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4月正式播出,现设新闻广播、交通广播、长书广播三个频率。25年来,广播电台以“打造特色频率,办出听众喜欢的广播”为办台宗旨,突出新闻宣传主旋律,为大庆的改革、建设、发展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实行频道专业化,实现了大庆广播历史性的变革,在大庆广播发展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庆广电大厦
铁人
——王进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