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满族服饰.ppt

格式:ppt   大小:4,81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族服饰.ppt

上传人:zbptpek785 2017/12/15 文件大小:4.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族服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满族服饰
满族的简介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用汉语文。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服饰简介
旗装
旗装,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服装,满语为“衣介”,也就是长袍的意思;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
它裁剪简单,圆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
马蹄袖(箭袖)
旗袍的开衩
马褂
是满族喜爱的服饰,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
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
马褂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大襟对襟琵琶襟
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坎肩
坎肩也是满族特色服饰之一。坎肩还有背心、蔽甲方、披袄、搭护,军机坎等名。
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来的。据记载“半臂”的样式始于隋朝,当时很简单,就是无领、无袖、对襟。
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
清朝时兴穿坎肩,应当说是在进关之后,由于民族融合,受汉族衣着的影响的结果。
妇女穿的坎肩还要绣花锒边。坎肩有棉有夹,或丝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
有一种“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后来有的加上两袖,被称为“鹰膀”,更显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