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责任督学学校督导管理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责任督学学校督导管理案例.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2/16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责任督学学校督导管理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思路定措施重落实提师能
仲兴乡中心学校
政府责任督学
------力促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及反思
安徽省固镇县石博

一、“两个戏称”,今非昔比
有这样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近三年来,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皖北蚌埠地区已小有名气。学校布局合理,硬件建设上档次;校园文化建设令人耳目一新、摧人奋进;师生乐观自信,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学校领导能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管理精细、规范、科学、民主,善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呈现出一派“人人***四溢,个个活力四射”的喜人局面。学校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绿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家长学校”等一系列殊荣;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综合目标考核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年年受到县教育局嘉奖;教师专业技能获得长足发展,涌现出了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各一人、两位县级骨干教师和三位教坛新星;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模式已初具雏形,课题研究至目前为止,已有两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师生读书、科研成风,俨然成为他们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教学论文60余篇,学生发表****作或获奖达50篇,学校因此获得市级课题实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教学质量、教学效益的大幅提升,学生数猛增至八百余人。不断攀升的办学美誉度吸引了慕名前来参观的八方宾客,至现在为止已有八千多人次。除此,更有《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良好的办学影响力在当地人中有口皆碑,为此,该校被人戏称为“皖北农村实验小学”,她就是固镇县石湖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石湖小学)。
石湖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回想起三年前该校的办学质量与今天的成绩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昔日的石湖小学,校舍建设上只有一栋破旧的教学楼,低矮的院墙
;悬而未决,久拖而无法拆迁的十几间低矮的教工瓦房,使校容校貌愈发显得老旧;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片空白。由于该校距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所在地也是乡政府的所在地,同时是一个较大的集镇,虽然聚集了较多的年轻老师,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低,不思进取。当时在石湖集镇上流传着对石湖小学教师的评价是“三多一少”:在集镇上有门面房做生意的教师多,在上面有关系有头绪的教师多,搞有偿家教的教师多,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的教师少。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困难重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没有得到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源的不断下降,有门路的家长纷纷把子女转到城关学校,剩下一些“老实头”的孩子,没有办法转学,只能在那慢慢苦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好转。老百姓对学校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为此,当时该校被人戏称为“学校办学无力,教师教书无心,学生管理无序”的“三无”学校。
二、人心思进,来之不易
针对石湖小学的现状,加之固镇县申请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机遇的来临,按教育局要求,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大了对全县教育督导的力度,而石湖小学被列为重点督导对象,成立专门督导组,选派中坚力量做为组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石湖小学的办学水平能达到或超越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要求。
为使督导工作能有的放矢,督导组曾一度蹲点,自掏腰包,吃住在石湖小学,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督导组发现石湖小学除硬件设施差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感到迷茫,没有上进心和前进的动力,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喜欢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