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治疗肝胆病举隅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翟磊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
(一)病因病机
一因四机:
一因:指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原始病因多为湿热夹毒
四机:慢性病毒性肝炎常表现为气滞、血瘀、阴虚、阳损四种病机变化,因而形成气、血、阴、阳的四段辨证方法。
(二)临床特征
:肝区痞胀或疼痛,胸闷脘痞,纳差,恶心,厌油腻,身体困重,不耐劳作,多眠睡,小便黄赤。舌体大,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或滑大。此外,望诊尚可见到面生粉刺、面如蒙油垢,或颜面潮红、白睛黄赤等征象。
(二)临床特征
:肝区痞胀或疼痛,身体疲乏,不耐劳作,饮食基本正常。舌苔薄腻,舌体不大或见瘦小,脉弦细。有时血分肝炎可以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这是因为湿热毒邪深伏血分,而不明显地表现于外的缘故。
(二)临床特征
一般而言,转氨酶(ALT、AST)、球蛋白(GLO)升高,乙肝病毒五项为大三阳者,多是病在气分的标志;而白蛋白(ALB)降低,或长期乙肝五项为小三阳而肝功能正常者,或其它肝功能指标正常而单纯表现为血胆红素(BIL、D-BIL)升高且久久不降者,多是病在血分的标志。
(二)临床特征
: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的中后期,病人常见五心烦热,衄血,或遗精。舌质红或红绛,脉象细数或弦细。常与血分肝炎证候兼见。
(二)临床特征
:多见与病毒性肝炎的中后期,以脾气虚寒,或肝热脾寒为主要表现。病人可见大便溏泻,一日2~5次甚至更多,腹胀(尤夜晚为甚),纳呆,疲乏无力,或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或见四肢轻微水肿。舌淡而胖,苔白腻,或见舌红苔白,或见舌苔黄腻而质淡嫩,脉弦细,或弦缓,或沉迟而弱。
(三)治法方药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基本病机是湿热挟毒损伤肝脏以及继发的肝气郁滞和血络瘀阻,因而治疗的关键是清利肝脏湿热、解毒、理气、活络。
(三)治法方药
,可用柴胡解毒汤:
柴胡15 黄芩10 茵陈蒿30 土茯苓15 风尾草15草河车10 炙甘草10 土元10 茜草10。
此方功专清热利湿解毒,以疏肝理气,调理气机为主,兼以疏通血络。
(三)治法方药
,可用柴胡活络汤:
柴胡解毒汤加当归15 白芍15 泽兰10 红花10 海螵蛸15。
活血通络、养血和血,目的是使药物作用于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