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Natural Gas Technology摘要就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认为要在坚持市场取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总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市场体系,深化资源行业市场结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调控机制,完善资源环境补偿的制度安排,以及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资源相对价格等措施,使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得以逐步完善。关键词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原则产权市场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黄海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35)收稿日期:2009-12-29作者简介:黄海燕(1969-),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循环经济、金融及经济发展热点问题。 E-mail: hhy1718@中图分类号:TE-9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当前,应针对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1],在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作用并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前提下,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其他相关配套改革,加快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使价格这一“最有效的调节杠杆”的重要作用能得以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 思路和原则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总的原则是坚持市场取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是大势所趋,因此要在资源性产品的生产经营领域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地发挥各市场主体的功能作用,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资源在不同主体间的合理分配和补偿。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与资源市场化改革相关的各项制度,发挥政府对资源及其产品“真实价格”的监管作用,解决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在促使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向政府管控机制与市场竞争形成机制有机结合的演进中,要特别注重政府在其中的功能定位。1) 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 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就是要通过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体系及其形成机制,促进相关行业的体制改革,建立起资源节约、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以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推进。(2)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原则。资源性产品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它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改革中要注意协调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等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的承受能力,尤其要重视低收入群体的承受力。(3) 多种手段、综合调控的原则。一些资源大国的经验表明,政府中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侧重于宏观上的综合协调、政策引导、信息支持和市场调控,而在资源管理中也普遍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重手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综合管理。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并完善资源管理及其价格调控的机制和手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4) 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的原则。要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以及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发现机遇,创造条件,寻求发展,完善自我。,:1673-9035(2010)02-0004-04天然气